【新高二】基本营养物质—高一化学人教版暑假作业本
【新高二】基本营养物质—高一化学人教版暑假作业本
(9)基本营养物质—高一化学人教版暑假作业本
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油脂和蔗糖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乙酸乙酯在一定条件下可水解成乙醇和乙酸
C.蛋白质水解能得到氨基酸
D.淀粉、纤维素在一定条件下水解均可得到葡萄糖
2.亚油酸又称9,12-十八碳二烯酸,在玉米油中的含量高达60%以上,经常食用玉米油,可降低人体血清中的胆固醇,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的作用,因此玉米油被誉为“健康油”“长寿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亚油酸属于酯类,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玉米油没有固定的熔、沸点,常温下为固态
C.亚油酸既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又能使溴水褪色
D.玉米油营养价值高是因为饱和脂肪酸含量高
3.下列有关油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油和矿物油都属于酯类 B.酯和油脂的组成元素不同
C.油脂可以制得肥皂和甘油 D.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
4.烹调菜肴时离不开食用油。下列关于常用食用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油的熔化温度比动物油高 B.动物油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动物油能水解,植物油不能水解 D.植物油可从大豆、花生中提取
5.油脂是油与脂肪的总称,它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油脂既是重要食物,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油脂的以下用途与其含有的碳碳不饱和键()有关的是( )
A.衣服上的油脂可用汽油洗去
B.适量摄入油脂,有利于人体吸收多种脂溶性维生素和胡萝卜素
C.植物油通过氢化可以制造植物奶油(人造奶油)
D.脂肪是有机体组织里储存能量的重要物质
6.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 A | 比较水与乙醇中氢的活泼性 | 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乙醇和水中,观察现象 |
| B | 检验淀粉的水解反应是否进行完全 | 向水解液中加入碘水,观察溶液是否变蓝 |
| C | 提纯含有少量乙烯杂质的甲烷 | 将混合气体通入盛有水的洗气瓶 |
| D | 验证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 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5mL12%溶液,将其中一支中加入,观察并比较实验现象 |
A.A B.B C.C D.D
7.化学反应经常伴随着颜色变化,下列有关反应的颜色变化正确的是( )
①蛋白质(含苯环)遇浓硝酸——变为黄色
②淀粉溶液遇单质碘——变为蓝色
③溴化银见光分解——变为黑色
④热的氧化铜遇乙醇——变为绿色
⑤新制氯水久置后——变为无色
A.①②③⑤ B.①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
8.《物理小识》中记载:“青矾(主要成分为)厂气熏人,衣服当之易烂,栽木不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常温下,为绿色固体 B.青矾厂气有臭鸡蛋气味
C.青矾厂气中含有硫元素 D.青矾厂气的大量排放会导致形成酸雨
9.下列实验探究方案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
| 选项 | 实验操作和现象 | 实验结论 |
| A | 向酒精中加入少量钠块,有气泡产生 | 酒精中含有水 |
| B | 将石油裂解产生的气体通入溴的溶液,溶液褪色 | 石油裂解产生了乙烯 |
| C | 将一定量的通入硅酸钠溶液中,产生白色胶状沉淀 | 非金属性:S>Si |
| D | 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 蛋白质发生变性 |
A.A B.B C.C D.D
10.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铝粉与氢氧化钠混合作为管道疏通剂使用
B.液化石油气灶改成天然气为燃料,需要调小风门以减少空气进入量
C.棉花、麻和蚕丝的燃烧产物均相同
D.《本草纲目》中“黄连”条目下记载:“吐血不止,用黄连一两,捣碎,加鼓二十粒,水煎去渣,温服。”该过程中涉及称量、加热、萃取、过滤等操作
11.下列关于糖类、油脂、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淀粉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②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它们的组成元素相同
③蛋白质水解能生成多种氨基酸
④葡萄糖可以使酸性溶液褪色
⑤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⑥淀粉、纤维素分子式均为,均属于多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⑦蛋白质遇浓硝酸时均呈黄色
A.②③④ B.①③⑤ C.①③④ D.②⑤⑥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①谷氨酸钠是常见的增味剂
②、均不能用浓硫酸干燥
③煤的干馏、石油分馏和石油裂化均属于化学变化
④是两性氧化物
⑤由可推知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
⑥绿色化学的核心思想是“先污染后治理”
⑦燃煤加入生石灰能有效减少酸雨的形成
⑧在大豆蛋白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蛋白质会发生变性
⑨油脂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可用于制造肥皂
A.2项 B.3项 C.4项 D.5项
13.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可以用热的浓NaOH溶液来区分植物油和矿物油
B.向经唾液充分作用后的苹果汁中滴入碘水,以检验淀粉的存在
C.将纤维素和稀加热水解,再加入新制的悬浊液并加热,有红色沉淀生成,证明纤维素水解产生了葡萄糖
D.蛋白质溶液中加溶液,可以使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再加水又能溶解
14.下列关于基本营养物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葡萄糖和果糖的分子式完全相同,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B.常温条件下,淀粉遇碘即可变蓝,该反应是淀粉的特征反应
C.油脂在酸性条件下可以水解为甘油和高级脂肪酸,该反应称为皂化反应
D.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醋酸铅溶液,鸡蛋清会发生变性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A中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2.答案:C
解析:亚油酸属于酸,不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A错误;由题给信息知,玉米油是混合物,故玉米油没有固定的熔、沸点,常温下,植物油呈液态,B错误;亚油酸又称9,12-十八碳二烯酸,其分子中既含有羧基,又含有不饱和键,故其既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又能使溴水褪色,C正确;玉米油营养价值高是因为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D错误。
3.答案:C
解析:植物油的成分为油脂,矿物油的成分为烃类物质,二者成分不同,A错误;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故酯和油脂的组成元素可能相同,B错误;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是高分子化合物,D错误。
4.答案:D
解析:植物油在常温下呈液态,动物油在常温下呈固态,则植物油的熔化温度比动物油低,A错误;植物油和动物油都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都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错误;动物油主要是饱和脂肪酸形成的甘油酯,而植物油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形成的甘油酯,均属于酯类化合物,均能水解,C错误;从大豆、花生等植物果实中提取的油脂属于植物油,D正确。
5.答案:C
解析:衣服上的油脂可用汽油洗去,主要是利用了相似相溶原理,A不符合题意;适量摄入油脂,有利于人体吸收多种脂溶性维生素和胡萝卜素,主要是利用了相似相溶原理,B不符合题意;植物油通过氢化可以制造植物奶油(人造奶油),“氢化”就是与的加成反应,C符合题意。
6.答案:C
解析:A.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乙醇和水中,钠与水反应较激烈,说明水分子中氢比较活泼,该方案能够达到实验目的,A错误;
B.淀粉如果水解完全,加入碘水后,溶液不变蓝,该方案可以达到目的,B错误;
C.乙烯、甲烷均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该方案无法达到实验目的,C正确;
D.可以构成对照试验,是分解的催化剂,故加入后,会看到气泡更多、更快,该方案可以达到实验目的,D错误;
故选C。
7.答案:A
解析:①含有苯环的蛋白质遇到浓硝酸变黄色,①正确;
②淀粉溶液遇单质碘变蓝色,②正确;
③溴化银见光分解生成Ag,Ag粉末呈黑色,③正确;
④热的氧化铜遇乙醇反应生成Cu单质,变为红色,④错误;
⑤新制氯水久置后变为盐酸溶液,呈无色,⑤正确;
故正确的为①②③⑤,故选A。
8.答案:B
解析:A.常温下,为绿色固体,A正确;
C.青矾厂气中含有硫元素,C正确;
D.青矾厂气的大量排放会导致形成酸雨,D正确;
故选B。
9.答案:C
解析:A.酒精,水均与Na反应生成氢气,由操作和现象不能检验是否含水,A项错误;
B.产物能使溴水褪色,说明产物中含不饱和烃,不一定是乙烯,B项错误;
C.将一定量的通入硅酸钠溶液中,产生白色胶状沉淀,说明硫酸的酸性比硅酸强,则可说明非金属性:S>Si,C项正确;
D.蛋白质的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为渗析过程,D项错误;
答案选C。
10.答案:C
解析:A.氢氧化钠和铝粉的混合物可用作管道疏通剂,因为两者反应生成氢气,气体可以使管道内的物质疏松,另氢氧化钠也可以促进管道内油脂水解,生成可溶性物质,故A正确;
B.天然气耗氧量比石油气耗氧量少,需要调小风门以减少空气进入量,故B正确;
C.棉花、麻是纤维素,由C、H、O组成,蚕丝是蛋白质,由C、H、O、N组成,燃烧产物不一样,故C错误;
D.用黄连一两,需要称量,该过程中涉及称量,且由“水煎去渣”可知,该过程中涉及萃取、过滤等操作,故D正确;
故选:C。
11.答案:C
解析:①糖类、油脂都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其中油脂是主要来源,故①正确;②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它们的组成元素不相同,糖类、油脂主要为C、H、O,蛋白质主要为C、H、O、N,故②错误;③蛋白质是有多种氨基酸缩合脱水生成,蛋白质水解能生成多种氨基酸,故③正确④葡萄糖含有醛基,可以被酸性溶液氧化,使酸性溶液褪色,故④正确;⑤油脂和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二糖和多糖可以水解,单糖是不能水解的,故⑤错误;⑥淀粉、纤维素分子式均为,均属于多糖,但两者的聚合度是不同的,不是同分异构体,故⑥错误;⑦含有苯环结构的蛋白质遇浓硝酸时才呈黄色,故⑦错误;故选:C。
12.答案:C
13.答案:A
解析:A.植物油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与浓NaOH溶液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反应后溶液不分层,矿物油与浓NaOH溶液不反应,且矿物油不溶于水,溶液分为两层,因而可以用浓NaOH溶液来区分植物油和矿物油,A项正确;B.唾液中有淀粉酶,经唾液充分作用后,苹果汁已经不含淀粉,B项错误;C.将纤维素和稀加热水解后的液体取出少许,要先加入NaOH溶液中和稀,在碱性条件下加入新制悬浊液并加热,观察有无砖红色沉淀生成,才能证明纤维素是否水解,C项错误;D.是重金属盐,可以使蛋白质变性,变性后的蛋白质加水不溶解,D项错误;答案选A。
14.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