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古诗词曲85首分作者梳理

中小学全科学习资料下载 立即领取

教材古诗词曲85首分作者梳理

一、李白·(6)

类别 篇目 背景/时期 情感主旨
送别 《闻王昌龄左迁

龙标遥有此寄》

东南地区漫游期间 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被贬而远行的安慰、同情和关切之情。
《渡荆门送别》 出蜀漫游时期 既写出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外出游历的喜悦,又表达了对故乡的依依惜别之情。
《送友人》 流放时期 诗人通过对送别环境的刻画、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
羁旅

思乡

《峨眉山月歌》 初次出蜀时期 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外出闯荡,内心的憧憬和喜悦,以及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春夜洛城闻笛》 客居洛阳时期 叙述诗人听到代表离别行旅之苦的笛声,勾起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即事

感怀

《行路难(其一)》 离开长安时期 宴饮氛围看似欢乐,诗人内心实则悲苦不已,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慨,但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二、杜甫·唐(6首)

类别 篇目 背景/时期 情感主旨
爱国

忧民

《春望》 安史之乱时期于长安所作 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
《石壕吏》 被贬华州时期(安史之乱中) 表露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以及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茅屋为秋

风所破歌》

弃官后,漂泊西南时期

(安史之乱还未平定)

既写了诗人贫穷甚至恼羞成怒的窘状,也表达了诗人博大宽广的胸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雄心

壮志

《望岳》 读书漫游时期 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羁旅

思乡

《月夜忆舍弟》 客居秦州时(安史之乱爆发) 既写了诗人深沉的思念之情,也寄予了无限的人生感慨。
即事

感怀

《江南逢李龟年》 漂泊江南时期 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及现实中与李龟年的重逢,流露出诗人对唐王朝盛衰变化的苍凉感叹及对彼此现状的悲叹。

 

三、苏轼·北宋(4首)

类别 篇目 背景/时期 情感主旨
爱国

忧民

《江城子·密州出猎》 任密州知州时期 表达了词人期盼重新得到朝廷重用,驰骋疆场,为国效力,杀敌报国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情怀。
咏物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词人通过咏月,表达了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被贬黄州时期

这首词托物(孤鸿)写怀,表现了词人心境的孤独和志趣的高洁,是词人对人生的反省,也是对理想的坚守。
即事

感怀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出游遇雨抒怀之作,表现了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四、辛弃疾·南宋(4首)

类别 篇目 背景/时期 情感主旨
爱国

忧民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失意闲居信州(今江西上饶)之时 抒发了词人渴望再有机会从军杀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和壮志难酬的悲壮之情。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起义反金时期 词人借助丰富的想象和托物言志的手法,将问月的情趣与隐喻的含义融为一体,抒发自己的壮志豪情和爱国情思。
咏史

怀古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在镇江知府任上(抗金) 词人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讽刺了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面前不敢抵抗、昏庸无能,全词饱含着词人爱国、卫国的强烈感情。
即事

感怀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被弹劾去职、闲居上饶一带时期 这首词的上片回忆少年时代,下片抒发哀愁,表达了词人受排挤的压抑、报国无门的愁苦之情。

 

五、李商隐·唐(3首)

类别 篇目 背景/时期 情感主旨
咏史

怀古

《贾生》 壮志未酬时期 这首诗表面写汉文帝虚心倾听贾谊之事,其实是托古讽今,揭示晚唐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社会现实,也寄寓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羁旅

思乡

《夜雨寄北》 客居巴蜀时期 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的孤独凄凉和渴望与妻子团聚的思归之情。
爱情 《无题》 客居巴蜀时期 抒发了诗人缠绵执着的相思之情,表达了对夫妻相聚这一美好愿望的追求。

 

六、杜牧·唐(2首)

类别 篇目 背景/时期 情感主旨
爱国

忧民

《泊秦淮》 夜泊秦淮时

触景感怀之作

含蓄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
咏史

怀古

《赤壁》 经过赤壁

古战场而作

诗人由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二乔”可能的命运暗示东吴的命运,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才华无从施展的无奈之情。

 

七、白居易·唐(2首)

类别 篇目 背景/时期 情感主旨
山水

田园

《钱塘湖春行》 任杭州刺史时所作 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爱国

忧民

《卖炭翁》 宫市为害最深的时候所作 反映了中唐以后统治阶层剥削、压迫人民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八、李清照·南宋(2首)

类别 篇目 背景/时期 情感主旨
即事

感怀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大约是李清照南渡之后的作品 这首词通过记梦,抒发了词人内心的苦闷,也表现出词人不被苦难所磨灭的追求和向往。
山水

田园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大致是词人十六岁时来到汴京不久,尚未出嫁之前所作 通过追述少女时代的一次郊游,表现了词人活泼率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感。

 

九、张养浩·元(2首)

类别 篇目 背景/时期 情感主旨
咏史

怀古

《山坡羊·潼关怀古》 应召往关中的途中所作 作者从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难,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山坡羊·骊山怀古》 途经骊山有感而作 作者回顾骊山的历史,从王朝统治者的角度看朝代的兴亡,封建统治者无论输赢成败最终都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辛辣地批判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和奢侈。

 

十、刘禹锡·唐(3首)

类别 篇目 背景/时期 情感主旨
积极进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公元 826 年(唐敬宗宝历二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返回洛阳,白居易在宴席上作诗赠与刘禹锡,刘禹锡也写诗作答。 表达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的辛酸和愤懑不平。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
《秋词》 刘禹锡参与王叔文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朗州(今湖南常德)时所作。 主旨是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赞颂了秋天的美好,表达了诗人豁达乐观的心境和奋发进取的豪情。
安贫乐道 《陋室铭》 刘禹锡被贬至安徽和州当通判时所作。 通过对陋室的描写和赞颂,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高洁傲岸

 

十一、范仲淹.宋(2首)

类别 篇目 背景/时期 情感主旨
爱国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时所作。 通过描写边塞秋天的景色和守边将士的生活,表达了词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国家的忠诚,同时也表现了他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
《岳阳楼记》 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被贬至河南邓州。 表现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抒发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政治抱负,并借以劝勉藤子京。

十二、曹操·东汉(2首)

类别 篇目 背景/时期 情感主旨
雄心壮志(抱负) 《观沧海》 曹操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所作。 诗人借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龟虽寿》 自赤壁之战失利后,时年已五十三岁。 抒发了诗人不甘衰老、不信天命、奋斗不息、对伟大理想的追求永不停止的壮志豪情。

 

十三、陆游·宋(3首)

类别 篇目 背景/时期 情感主旨
壮志难酬 《游山西村》 当时陆游正罢官闲居在家。然而他并不心灰意冷。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农村游赏的经历,展现了农村的自然风光和淳朴民风,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和对农民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诗人陆游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 通过描写风雨交加的夜晚自己的处境和梦境,既表达了诗人浓厚的爱国情怀,虽年老却壮志不衰,渴望为国效力;同时也透露出壮志难酬的悲愤与无奈。
孤高雅洁 《卜算子咏梅》  

陆游一生志在恢复中原,但却受人排挤,晚年隐居山阴,始终保持昂扬的爱国热情。

这首词以梅花自喻,通过描写梅花在寂寞、风雨中独自开放,不与百花争艳,即使凋零飘落,也依旧保持清香的品质,表达了作者孤高雅洁的志趣和坚贞不屈的品格。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在困境中坚守信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十三、文天祥·南宋(2首)

类别 篇目 背景/时期 情感主旨
民族气节,舍生取义 《过零丁洋》 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 这首诗饱含沉痛悲凉,既叹国运又叹自身,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致,但在最后一句却由悲而壮、由郁而扬,迸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南安军》 宋朝灭亡,文天祥在前一年被俘北行,于五月四日出大庾岭,经南安军(治所在今江西大庾)时写此诗。 诗人通过描写自己被俘北行的经历,表达了对宋朝灭亡的悲痛和对故国的思念,同时也表现了他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以死殉国的决心。

 

十四、岑参·唐(3首)

类别 篇目 背景/时期 情感主旨
边塞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在轮台幕府的送友人归京此诗。 表达对边塞奇异风光的热爱和赞美,表达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逢入京使》 诗人岑参在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第一次远赴西域,踏上漫漫征途时所作。 一是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之情,二是通过与入京使者相逢的情景,表现了在特殊情境下的那种既惊喜又无奈的复杂情感;三是展示了诗人即使身处艰苦的边塞环境,仍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安史之乱爆发,次年长安被攻陷。中。 诗人在重阳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因行军在外而倍加思念长安故园。既表达了对故园遭受战乱的忧虑和痛惜之情,又体现了对战乱中人民遭遇的同情。

 

十五、单篇

作者 篇目 背景/时期 情感主旨
王湾 《次北固山下》 诗人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作 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的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此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 通过描绘一幅苍茫悲凉的深秋晚景图,“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借秋天萧瑟凄凉景色,借夕阳表达游子深沉的思亲念乡之情,真切地表达了一个漂泊异乡的游子的孤寂愁苦和深切乡思之情。
佚名 《木兰诗》 这诗产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经后代文人润色的痕迹,但基本上还是保存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 塑造了木兰这一勤劳善良、坚毅勇敢、醇厚质朴、热爱亲人、报效国家、热爱和平的巾帼英雄形象,歌颂了她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反映了人民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 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孤寂与苦闷,对时空无穷、人生有限的感慨。
王安石 《登飞来峰》 诗人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登高远望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以及大无畏的精神。
龚自珍 《己亥杂诗》 道光十九年(1839 年),也就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龚自珍已 48 岁,对清朝统治者大失所望,毅然决然辞官南归,回归故里,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离京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自己前途的迷茫,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王绩 《野望》 王绩入唐后以秘书省正字待诏门下省,不久辞官还乡。贞观中出为太乐丞,旋又告归。此诗当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东皋(在今山西河津)之时。 描写了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写了作者举头四望,⾝边竟无相识的熟⼈或朋友,⽆⼈共同分享此刻的⼼情,惘然若失。只好唱起《采薇》之歌,与伯夷、叔⻬共享⼼境,抒发诗⼈孤独无依的抑郁心情和隐逸⼭林之志。
崔颢 《黄鹤楼》 诗人登临黄鹤楼,遥望汴州感到家乡越来越近,思乡之情也因之更切,所以提笔写成了这首满怀乡愁的诗作。 描写了诗人登楼远眺的所见所思,抒发了诗人漂泊异地的伤感与思念故乡的情怀。
王维 《使之塞上》 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其实是王维被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就是作于此次出塞途中。 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陶渊明 《饮酒》 这首诗大约作于诗人归田后的第十二年,即公元 417 年,正值东晋灭亡前夕。作者感慨甚多,借饮酒来抒情写志。 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远离世俗、悠然自得的心境,反映出他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和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或作者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李贺 《雁门太守行》 此诗创作于公元 814 年,当年唐宪宗以张煦为节度使,领兵前往征讨雁门郡之乱(振武军之乱),李贺即兴赋诗鼓舞士气,作成了这首《雁门太守行》。 这是一首用乐府古题写的边塞战争题材的诗。全诗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把战斗的气氛渲染得凝重且惨烈,突出了将士们的高昂士气和爱国热情,表达了将士们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爱情诗 《关雎》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是一首爱情诗。 通过描绘一个男子对一位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表达了他对爱情的向往和执着。。
《蒹葭》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是一首情歌。 通过描绘主人公对心上人的追求,表达了他对爱情的执着和追求
秋瑾 《满江红》 这年秋瑾三十岁,有感于民族危机,抛家别子,女扮男装,东渡日本,去追求另样的人生,去寻求民族振兴的道路。 这首词反映了秋瑾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
佚名 《十五从军征》 全诗以老兵回家的情感变化为线索 此诗暴露了古代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对于劳动人民的残酷奴役和对于人性的损害,具有一定的史诗意义。

 

教材古诗词曲85首分意象梳理

意象 句子 赏析
鸟(飞鸟)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表达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以及积极向上的精神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其五)》] 表现出田园生活的宁静自由,表达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之情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青鸟代指信使,寄寓相思之情
花(落花)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用飘泊不定的“杨花”,烘托凄凉悲婉的氛围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表现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乐景反增悲哀,以清新之语写怅惘之情,抒发词人落寞孤寂情怀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写出钱塘湖早春生机盎然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表现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之情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表明诗人虽脱离官场但依然担心国家命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象征时间、事物等的流逝
夕阳(落日)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表达怀人思乡的惆怅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表现诗人开阔的胸襟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其五)》] 表现诗人闲适隐逸的恬淡
夕阳西下几时回?[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人世沧桑的感伤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朱敦儒《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表达对国运衰微的慨叹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渲染边地荒凉、肃杀的氛围,表现守边将士孤独难耐的悲凉之情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表达了词人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衬托征人思乡的情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牵挂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以明月阴晴圆缺来传达人生哲理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 表达悠闲惬意之情及对农家生活的喜爱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借雨写孤寂、愁绪之深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借雨写生活环境之艰难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借风雨抒发自己的报国之志

 

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表达思乡之情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渲染离情别绪,表达思念与不舍之情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表达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表现突出了边塞的气候特征,烘托了作者的心境
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纳兰性德《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表达诗人对国势危亡的担忧,对自身坎坷命运的悲叹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表达诗人隐逸的情怀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表达诗人豪迈的气概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 代表前进或人生道路上遇到的艰难险阻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蕴含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哲理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蕴含新生的希望及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 表现一种阔大景象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表现山河的雄伟气象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李贺《雁门太守行》) 营造了悲壮、沉重的气氛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渲染了边塞萧瑟、荒凉的氛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抒发诗人思乡之情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写塞下天气极寒冷,与家乡不大相同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表达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感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表现西湖早春春光美好,传达惜春之情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抒发世事变迁的感慨,惋惜伤感与通达欣慰的情感相互交织
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抒发羁旅之苦、思乡之情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表达诗人壮志难酬的无奈之情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表达词人的爱国热情和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其一)》] 显示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传达诗人轻松愉悦的感受,对农家生活的喜爱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展示词人豪迈的情怀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表现诗人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概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揭示了词人和征人们的心理矛盾,思念家乡,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未建立军功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表达了词人深沉的忧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表达惆怅、离情别绪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描写西湖早春景物特点,抒发惜春爱春之情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突出边塞的气候特征
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抒发羁旅之苦、思乡之情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表现西湖早春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描绘登楼所见的美好景象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表达诗人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羌笛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渲染愁思之深,抒发词人壮志难酬的感慨和忧国的情怀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增添苍凉悲壮的豪气,渲染了送别的氛围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表达将士们壮志难酬的苦闷和思念家乡的情感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十五从军征》) 表现了老兵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悲痛欲绝

教材古诗词曲85首分作者梳理

网站作品版权归本站所有
学习资料下载大全_k12教育学习资料下载中心 » 教材古诗词曲85首分作者梳理
中小学全科学习资料下载 立即领取

发表回复

提供更多最优质最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