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道法【辨析题】易错必刷30题
中考道法【辨析题】易错必刷30题
一、辨析题解题思路:
(1)是什么: 的观点(行为)是正确的(错误的)。【注意:有对有错的观点是片面的】
(2)为什么:教材依据+结合材料
(3)怎么做:写出正确做法,注意与材料对应。
二、辨析题专项训练:(共30题)
1.(2024·河南安阳·一模)近年来,“课间圈养”“课间十分钟消失”乃至把学生变为“宅男”“宅女”等问题颇为突出。今年全国两会上,深耕教育领域多年的全国政协委员呼吁,将“课间十分钟”还给学生。看了该新闻后,小单同学认为: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课间十分钟”消失就消失吧。
联系所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结合材料,对小单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2.(23-24七年级上·河南郑州)七年级学生小东和小明是好朋友,他们经常在一起讨论学习,交流各自的兴趣爱好。小东还经常帮小明在网上查找体育明星信息,有时连自己的功课也没有时间复习。妈妈告诫小东:“中学生的重要任务是学习,交朋友浪费时间不值得!”
请运用所学知识,对小东妈妈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3.(24七上·贵州贵阳)材料 据统计,目前全球互联网用户中约三分之一是未成年人。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高达2亿人,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6.8%。因为互联网“更便捷,易沟通”的优势,一些同学更愿意在网上倾诉心声、结交好友。对此,有同学认为:网上交往可以满足我们的一些心理需要,因此在网上交友应该敞开心扉,毫无保留的结交朋友。
请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4.(2024·河南洛阳·一模)小奇喜欢文学创作,经常拿自己写的小说请语文老师指导,得到语文老师的赞赏,小奇非常高兴。一次,上数学课时,小奇偷偷在下面写小说,被数学老师发现。辛辛苦苦写了一个多星期的手稿被没收,还被狠狠的批评了一顿……小奇非常生气。他心想,学习是我个人的私事,我不想学就不学,我以后再也不学数学了。
请你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对小奇的言行进行辨别与分析。
5.(24七年级上·河南安阳)七年级(2)班的小郑放学回家后,看到上了一天班的妈妈一边做饭,一边整理厨房。小郑走进厨房想帮妈妈择菜,妈妈催他赶紧写作业去。妈妈对小郑说:“只要你学习好就行了,家务活不用你干,等你长大了再孝敬父母也不迟!”
联系所学道德与法治内容并结合材料,对妈妈的言行进行辨别与分析。
6.(2024·湖南·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完成以下任务。
“三无”老年代步车上路、行人闯红灯、在人行道上停车、“飞线”给电动车充电……这些小微违法行为常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以至于大家都以“小”视之,甚至见怪不怪。
所谓小微违法行为,一般指情节轻微,不会即刻对他人合法权益、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造成较大影响的违法行为。小微违法行为看似不起眼,但带来的巨大治理成本和潜在风险却不容小觑,绝不能“微小”视之。
结合材料,请你运用所学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和法治教育知识对小微违法行为进行评析。
7.(24七年级上·河南南阳)中学时代,随着身心的不断发展,我们开始深入探寻生命的奥秘、深刻感悟生命的真谛。生命,伟大也好,平凡也罢,贵在活出自身的价值。作为朝气蓬勃的青少年,生命的春天刚刚开始,我们要努力做更好的自己,活出生命的精彩。对此,一些同学认为:“做更好的自己在于追求生命的轰轰烈烈,让平凡的生命变得伟大。”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8.(2024·河南洛阳·一模)早晨起晚了,妈妈多次提醒小刚吃早饭,小刚赶着上学不耐烦地吼了句“太唠叨了!不吃”,摔门而去;自习课上,小刚与同桌说悄悄话,聊到尽兴处,声音不自觉大了起来;课间,小刚与同学又起了矛盾,甚至开始动起手来⋯⋯老师注意到小刚近期的表现,于是找小刚谈话让他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但是小刚却认为人生路漫漫,该喜则喜,该怒就怒。
运用所学知识,对老师和小刚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9.(23七年级下·海南海口)七年级⑴班开展了“怎样让集体和声更美”的主题班会活动。班会上轮到林米发言时,他说:“集体规则能够保证集体的和声更动听,所以个人要积极遵守和维护集体规则,为集体利益牺牲一切个人利益。”
请你对林米的观点加以辨析。
10.(2024·河南许昌·一模)2023年9月20日,国务院第15次常务会议通过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2024年1月1日,《条例》正式施行。作为我国首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条例》的施行标志着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建设进入新阶段。对此,中学生小刚认为:“有了《条例》,就可以全方位构筑起保障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的防线了!”
请你对上述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11.(24八年级上·广东东莞)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第19届亚运会在中国杭州成功举办。中国队的表现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截至目前,中国队已经超过上届亚运会的金牌总数,稳居第一的位置!这是中国体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彰显了中国体育实力的提升和中国体育精神的力量。但是也有因抢跑项目被裁判取消成绩无缘奖牌。
有人说:“抢跑是个人的自由,想怎么跑就怎么跑!”
请运用自由与规则的关系,对该说法进行评析。(注意:先判断是否正确,然后说明理由)
12.(2024·河南许昌·一模)今年我们将迎来伟大祖国75岁生日,学校为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75年来祖国的建设成就,决定组织一次以“感受祖国建设成就”为主题的研学活动,向全校同学征集活动方案。绝大部分同学认为这是一次亲近社会,在社会中成长的好机会,纷纷积极参与。而小迪同学却认为,迎接中考,时间紧迫,设计活动方案、参加研学活动、费时费力,现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没有必要。
请你针对小迪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13.(2023·湖南益阳·二模)材料 2023年4月15日是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各地纷纷组织开展有特色、接地气的普法宣传活动,推动国家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军营、进网络,举办形式多样的国家安全教育活动,切实增强全社会国家安全法治意识。可七年级的小明却说:中学生年龄小,维护国家安全是将来的事、是大人的事。
请你针对小明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14.(2024·四川广元·一模)进入初三以来,由于学习任务加重,学习压力增加,部分同学出现厌学的情绪,某班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针对这一情况,组织了自由讨论。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请你对上述两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辨析并说明理由。
15.(23-24九年级上·湖南衡阳·期末)【改革开放翻天覆地】
2023年9月13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举行会谈。习近平介绍了中国改革开放特别是经济特区建设有关情况,指出改革开放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将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没有任何势力能够阻挡中国发展进步的步伐。中方支持委方兴办经济特区,愿同委方分享有关经验,帮助委方推进国家建设。阅读完材料,小新同学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没有必要再进行改革开放了。
请你对小新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
16.(23-24九年级上·山东泰安·期末)青春孕有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我辈青年应接过先辈们的创新接力棒奋勇前行。为此,某市开展以“创新、体验、成长”为主题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倡导青少年积极创新,勇于探索。小华则认为,开展科技创新大赛对青少年没有意义,没必要参加。
请结合以上材料,简要评析小华的观点。
17.(2024·河南·一模)“光盘行动”分别入选2013年、2020年十大新闻热词、十大流行语。“光盘行动”,提醒与告诫人们:饥饿距离我们并不遥远,而珍惜粮食、节约粮食仍是需要遵守的古老美德之一。
2021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施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不再只是柔性倡议,而是被纳入法律条文的刚性要求,违规者将受到法律的惩罚。
2024年2月22日,共青团中央、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粮食和储备局、全国少工委在全国范围广泛常态开展青少年节约粮食行动。小明阅读上述材料,感慨地说:“一种文明风尚只能靠法律的强制保障才能推行。”
小明的观点对吗?请你辨析。
18、(2024·贵州铜仁·三模)2024年2月2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新修订的《保守国家秘密法》,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202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认真落实常委会立法规划,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学前教育法、社会救助法等,修改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文物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等。有同学认为:只要科学立法,就能建设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了。
请你从厉行法治的角度评析此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