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冲刺押题传统民居与旅游业
中考地理冲刺押题 传统民居与旅游业
一、单选题
骑行是现今比较流行的运动旅游方式,骑行者能充分享受旅行过程之美。2023年寒假,某骑行团从浙江省杭州市出发,一路骑行至青海省。骑行路线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骑行团途经甲地区时,可看到当地传统民居主要是 ( )
- 窑洞 B. 竹楼 C. 蒙古包 D. 碉房
2.骑行团在乙路段 (西宁——目的地)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 )
A.冬日西湖雪皑皑,断桥残雪映月来B.高原万里尽沧桑,冰川雪域映寒光
C.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D.黄土厚天大河长,沟壑纵横风雨狂
甘肃省是全国重要的中药材原产地,现有中药资源3600多种,有“千年药乡”、“天然药库”之称。左图为甘肃省示意图,右图为甘肃省内某古村落。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甘肃省中药材资源丰富,得益于其自然环境 ( )
①气候复杂多样,以温带季风气候最为显著
②兼备四大分区地理特征,生物多样性丰富
③阶梯交界处,地形复杂,植被独特种群多
④降水丰沛,且多大河,可提供优质的水源
-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4.右图古村落住宅是典型的木框架房屋,四合院多青瓦灰墙,依山而建,不仅有北方的雄伟,也融合了江南的精雕细刻。据图分析,这个村落最有可能位于 ( )
- 酒泉 B. 兰州 C. 临夏 D. 陇南
5.去甘肃旅游,无法欣赏到的是 ( )
- 大漠孤烟 B. 黄河落日 C.椰林听海 D. 火箭升空
在我国某地有一种传统民居——蚝宅。当地原住居民就地取材, 用灰、 熟糯米、 红糖、黄泥等材料搅拌均匀,把从本地海岸沙堤获得的生蚝壳整齐地粘在墙上。这种“蚝宅”结实耐用, 防潮降温,不怕虫蛀。读图, 完成下面小题。
6.根据“蚝宅”的建筑特点,推测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 )
- 中华水塔 B.黄沙漫漫
- 气候湿热 D. 白色荒漠
7.材料中的“蚝宅”最大可能位于 ( )
- 湖南省 B. 北京市 C. 福建省 D. 宁夏回族自治区
8.保护“蚝宅”等传统民居,合理的措施为 ( )
A.拆旧建新, 改善民居环境 B.修旧如旧,延续传统文化
C.建新如旧,扩大文化影响 D.整旧如新,推动旅游发展
木刻楞房是某国某民族典型的民居 (如图),建造方法为;先用石头打基础,再用木头笃墙,两根木头之间垫苔藓,墙壁较厚, 多在50cm以上。该民居所用木材大多用手斧雕刻加工,有楞有角,非常规范整齐,所以人们就叫它木刻楞房。完成下面小题。
9.木刻楞房的木材之间垫有苔藓主要是为了 ( )
- 防风御寒B. 吸水防潮
C.加固墙体 D. 抵御野兽
10.该民居最有可能分布在 ( )
- 日本 B. 俄罗斯 C. 印度 D. 土耳其
截至2020年11月1日, 江津区常住人口近136万人,结合中山古镇景观图 (如图), 完成下面小题。
11.江津人口平均密度最大的地区是 ( )
- 沿江平坝 B. 中部丘陵
- 南部山区 D. 茂密林区
12.江津中山古镇传统民居是 ( )
- 石头屋 B. 四合院 C. 竹楼 D. 吊脚楼
13.中山古镇历史上能形成聚居点的主要因素是 ( )
- 平地广阔、土壤肥沃 B.水源充足、水运便利
- 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D.安居乐业、文化多样
今年“五一”假期,泰宁旅游复苏势头强劲,络绎不绝的游客穿行在泰宁古城,品味浓浓的古城烟火味。读泰宁县古城图, 完成下列小题。
14.泰宁县古城的民居体现了哪个地区的建筑风格( )
- 边塞地区B. 江南地区
C.青藏地区D. 东北地区
15.下列不属于泰宁的罕见奇观是 ( )
A.水上丹霞 B. 峡谷大观园 C.海天佛国D.洞穴博物馆
16.泰宁发展旅游业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 )
A.促进经济发展 B.提供就业岗位
C.提高科技水平 D.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东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地区之一, 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如图示意东北地区民族分布及传统民居与服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东北地区的民族分布特点是 ( )
A.满族集中分布在长白山脉 B.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C.辽宁省没有少数民族分布 D.蒙古族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
18.仙人柱是鄂伦春语“木杆屋子”的音译,它是一种用二三十根五六米长的木杆和兽皮或桦树皮搭盖而成的,据此推断鄂伦春族所在地区 ( )
A.森林资源丰富 B.草场广布 C.河网密布 D.平原广阔
19.根据赫哲族传统服饰特点,推断历史上该民族的主要农业生产活动是( )
A.农耕定居 B. 山林狩猎 C. 江河捕鱼 D.草原游牧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和谐共处、共同发展。服饰能够反映不同地方地理环境。下图分别为我国4月中旬内蒙古呼伦贝尔蒙古族的着装和云南傣族泼水节时的着装。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 同一时段两地服饰差异显著说明( )
A.海陆位置不同,降水季节差异显著 B.纬度位置不同,气温差异显著
C.农业生产类型不同,经济差异显著 D. 民族不同,所用语言差异显著
21.关于两地服饰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蒙古族主要分布在风沙较大的地区,以袍服为主,凉爽透气
B.蒙古族以种植业为主,因此服饰的材质多以牛、羊皮毛为主
C.傣族主要分布区四季气温较高,故上身多为无领或小袖短衫
D.云南为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傣族服饰多以防雨料为主
二、解答题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广东省潮州市凤凰镇某村落的村民喜爱品茶,经济收入主要依靠茶叶生产。近年来,该村积极建设现代化茶叶加工厂, 改良茶叶品种,推动名茶产业做优做大。
材料二:茶树喜温、喜湿、喜阴,适合在12-28℃,排水条件良好的缓坡地区生长。如果种植地海拔超过1000米, 则容易发生冻害。
材料三: 图为村落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1)说出茶园的海拔高度范围,估算茶园与茶厂两地的相对高度。
(2)好水配好茶,在a和b中选择适合取水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3)从温度、湿度、地形的角度,说出茶园种植茶树的优势条件。
(4)该村以文化和旅游作为重点产业发展方向,请你为其经济振兴献言献策。
- 阅读材料, 回答下面问题
【项目化学习】
项目主题:非遗贺新春,年味各不同
项目背景:2025年是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年味浓、成色足, 活力满满。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了以“非遗贺新春,年味各不同”为主题的项目化学习活动。下面是他们项目化学习的内容。
任务一资料收集
资料一:春节期间,可以到哈尔滨品尝味道独特的冻梨,去北京地坛逛新春庙会,到安徽歙县观鱼灯巡游,赴山西忻州看一场打铁花,……放眼全国,各地的传统年俗和非遗展示活动异彩纷呈,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民间艺术宝库, 为活跃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民族自豪感和增强民族凝聚力,在旅游业的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资料二:我国气候类型分布, 冻梨知识卡, 鱼灯景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