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下 高一

中小学全科学习资料下载 立即领取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1-23课)

  1. 人类文明产生的条件

(1) 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距今1万年);

(2) 社会分工的发展;

(3) 劳动生产率提高 .

  1. 人类文明产生的标志

(1) 阶级出现 ; (2) 国 家开始形成;(3) 文字的出现;

  1. 古代西亚两河流城文明成就

①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建立君主专制制度.

②K 汉谟拉比法典》: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它宜扬君权神投,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

③ 创立模形文字.

④《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诞生了洪水与方舟的传说.

⑤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制.

⑥最早使用战车作战.

  1. 北非古埃及文明成就:

金字塔、法老至上.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象形文字、莎草纸、有丰富多彩的神话和文学故 事 . 在建筑和数学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1. 南亚古印度文明成就:

种姓制度.佛教创立.k 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按位计值.

  1. 南欧古希腊文明成就:

①小国寡民,独立自治. 公 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少数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妇女、外邦人和奴隶被排斥).

②斯巴达是少数人掌权的寡头政治.雅典是多数公民掌权的民主政治典型.

③古希腊的神话,悲剧和喜剧等,是世界文学的瑰宝.

④希罗多德在西方被认为是“史学之父”,修昔底德成为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

⑤苏格拉底、拍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三大哲学大家.

  1. 古代文明多元的原因

(1)主要原因: 受生产力水平局限,各大文明区域范围和交流有限.

(2)受地理环境和交通条件影响,各大文明相对孤立.分散.

(3)还受历史传统、周边环境,思想文化,国家制度、经济类型,民族性格等方面的影响.

  1. 希腊海洋文明与中国大河文明的不同:海洋文明:

(1)政治:城邦制度.民主政治、官员选举

(2)经济:海外贸易.重商主义

(3)思想: 人文精神. 关注人

(4)影响:公民有自由发挥才能的空间,探索思想空前活跃。但民主的滥用和误用,权力分散导致古希腊文明衰 落 .

大河文明:

(1)政治: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2)经济: 小农经济、重农抑商

(3)思想:儒学为正统,压抑人性

(4)影响:有利于维护民族和国家统一,保持文明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但后期束缚人类自由和社会进步.

  1. 农耕文明的扩张与海洋文明的扩张的条件和方式

(1)扩张的条件:

农耕文明依靠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

海洋文明依靠组织能力、航海技术、武器先进;海外贸易;自然地理条件限制和工商业为主的经济需求.

(2)扩张的方式:农耕文明采取武力扩张;海洋文明采取移民方式或殖民.

  1. 古代三大世界性帝国统治措施

(1) 波斯帝国(公元前550公元前330年) 的统治方式:君主专制制度、君权神授、行省制、完善的官僚体系和 税收系统、完备的交通道路和发行官方货币

(2) 亚历山大帝国(公元前336-公元前323年)的统治方式:

① 亚历山大继承波斯帝国基本制度,宣布君权神授,将政治、军事等大权集于一身;地方实行行省制,重用马其顿 人和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推广希腊文化.

补充: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消极影响:给东方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

积极影响: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和贸易往来;促进了东西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交融。

(3) 罗马帝国(前27年~395~476年)的统治方式:

①实行帝制,大力发展奴隶制;地方实行行省制;②大力发展海外贸易;

③4世纪末基督教成为国教;④罗马法的制定与发展.

补 充:罗马帝国扩张的影响:

消极影响: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积极影响:扩大罗马帝国的疆域;维系了罗马帝国的统治,促进罗马帝国的强盛;促进罗马帝国奴隶制经济的发展; 促进了东西方经济与文化之间的进一步交流与交融.

  1. 三大世界性帝国相似点

(1)建立帝制,厉行专制,国王(皇帝)集大权于一身 .

(2)对外进行征服与扩张,都曾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疆域辽阔).

(3)在对外征服与扩张过程中,各大帝国成为文明的推广者,促进东西方之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交往与交融.

(4)依靠官僚体系和军队、行省制度和修建道路等措施加强控制.

(5)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民族矛盾的加深,帝国不可避免地走向分裂、没落.

  1. 文明交流的表现

(1) 技术的传播:

农耕技术:西亚的农耕技术,逐步传到中亚欧洲和北非一些地区;

冶铁技术: 冶铁技术起源于西亚,扩散到埃及和希腊等地.

(2) 文化的传播:

神话:西亚的神话传人希腊,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

雕 塑 :希腊的雕塑艺术,特别是人像雕塑,在很多方面模仿埃及;

字母文字: 希腊字母—拉丁字母—欧洲几乎所有字母文字的源头一向西一雕尼基字母(西亚地区) →向  东→阿拉马 字母 → 西亚、埃及以及印度等多种字母.

(3) 经贸往来:

汉朝和罗马帝国之间通过丝绸之路,进行间接的经贸和文化交流, 中国的丝绸已到达地中海东岸;罗马商人不断 东 来,与中国进行贸易.

(4) 科技:

中国的四大发明逐步传到西方,促进西方的文艺复兴和社会的转型.

(5)思维方式等:中国的儒家思想对西方启蒙运动产生重大影响;中国的科举制为西方近代的文官制度有重要借 鉴意义 .

  1. 中古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2.   政治:封君封臣制度;B.   经济:庄园经济和农奴制度; C.   文化:基督教会统治,世俗王权与基督教会的权力

(1)封君封臣制度的特点:

①以土地为基础,层层分封;②等 级 森 严 ,依次主臣关系,只对直接领主负责;

③以 契约为纽带,权利与义务交织;④地方领主间相对独立,国王控制力有限.

(2)封君封臣制度的影响:

第 2 页 共 2 9 页

国王通过这一制度,与各级封建主联系起来,成为统治阶级;给王权加强提供了合法性,孕育统一的力量.地方较 大的独立性使得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割据分裂局面 .

(3)西欧封建庄园的特点:

政治上:拥有自己的法庭,维持社会秩序;庄园有司法权、征税权和政治统治权.

经济上: 自给自足.

地位:庄园是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也是基本的社会政治单位.

(4)基督教会的统治:

经济特权:拥有大量庄园和广袤土地,向信徒征收什一税.

政治等级:最大的组织力量,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教权高于王权

思想控制:教会宣传禁欲苦行,控制人们精神生活 ,束缚人性;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1.   西欧封建社会的新变化 -王权、国家、城市、教会:

①王权的加强:

法国出现等级代表制 英国成为西方近代议会制度的起源;

葡西王权的加强,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支持力量;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城市的兴起与市民自治:

通过与封建主谈翔,或以金钱败买或武装暴动的方式,城市赢得一定的自治权.在此过程中,国王和城市市民结 盟,王权强化,民族国家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国家统一;

③ 城市兴办大学,思想解放:

城市的兴起和繁荣,产生了市民日常需要的世俗文化和世俗教育;促使大学兴起;培养了人才;为文艺复兴和宗教 改革思想解放创造条件.

  1. 东欧拜占庭俄罗斯

(1) 拜占庭帝国:

帝国境内工商业发达,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当时欧洲最大的城市,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 《罗马民法大全》,标志 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成为后来中西方法律的基础.古希腊的哲学、数学、科学、文学在拜占庭得到了较好的保 存 ,特别是希腊语的地位得到了恢复.从基督教首先分离出的东正教思想由拜占庭得到固守和传播.

(2) 俄罗斯帝国:

9世纪,俄罗斯发端于基辅罗斯,采取拜占庭式政府制度,广泛接受拜占庭文化,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影响.13世纪, 被蒙古征服,成为金帐汗国的臣属.16世纪,在反击蒙古统治过程中逐渐兴起,而后建立起以莫斯科为中心的统一  国家–莫斯科公国.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沙皇,推行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继续扩张.17世纪末,已经将  疆界推进到太平洋,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庞大帝国.

  1. 中古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统治政教合一

1)   阿拉伯帝国的统治:

①政教合一体制,最高统治者险里发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下设各部大臣,分掌行政、财政、军事和宗教等 事务,其中财政和税务部门最重要,完备的官僚和管理体系.

② 转运贸易:阿拉伯商人在东亚、西欧、非洲等广大地区从事着陆上和海洋贸易.

都城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③吸收被征服地区文化,融合东西方文化,广泛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古典著作.是东西方文化交流 的桥梁: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2) 奥斯曼帝国的统治:

①政教合一体制,最高统治者是苏丹,他既是宗教领袖,又是国家和军队的主宰,还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

②15-16世纪,首都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帝国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 东西方之间贸易受到一定影响.

  1. 斯曼帝国的影响

大规模的对外扩张,给被侵略国家人民带来了灾难;西欧与东方的贸易受到影响,促使西欧国家致力于寻找通往东 方的新航路;征服巴尔干半岛和东南欧部分地区,导致该地区国际关系紧张,成为一战爆发的火药桶;使伊斯兰教 及其文化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和发展,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君士坦丁堡陷落后,大量拜占庭帝国的 学者逃到意大利,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在对抗奥斯曼帝国进攻的过程中,欧洲很多国家走上了民族国家的

道路,君主专制强化;火器和火药得到广泛应用,推动欧洲进入火器时代.

  1. 阿拉伯帝国的文化何以如此繁荣?

疆域辽阔,地跨亚非欧三洲;建立世界性帝国;经济繁荣,尤其是商品经济发达;优越的地理位置;积极发展对外 经贸;开放宽容的态度;重视继承被征服地区的文化,善于融合东西方文化,是东西交流的桥梁;统治者重视知识, 并采取招揽各民族优秀人才政策.

  1. 中古南亚次大陆上的笈多帝国和德里苏丹国

(1) 笈多帝国:4世纪初,恒河中游兴起,经过多年征战,几乎征服了北印度,中世纪统一印度的第一封建王朝. 宗教宽容政策, 宗教同化政策, 佛教盛行,印度教是主要宗教.

(2) 德里苏丹国:

11世纪,突厥人人侵印度. 13世纪初,建立德里苏丹国. 苏丹是最高统治者,拥有最高行政、立法、司法和军事 权力;地方设行省,总督由苏丹任命,主要官职由穆斯林担任.伊斯兰教为国教 .

  1. 中古东亚的日本和朝鲜

(1)中古时期的日 本:

秦汉之际,中国人民把冶铁和水稻种植技术带到日本,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6-7世纪,出现严重社会危机.646 年,开始“大化改新,日本模仿隋唐律令制度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10世纪,中央集权体制瓦解,形成庄 园,豢养 武土.12世纪,镰仓幕府建立,进入器府统治时期 . 17世纪,德川幕府建立,实行锁国政策 .

(2)中古时期的朝鲜:

7世纪末,新罗初步统一朝鲜半岛,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10世纪初,新罗人王建建立高丽王朝,仿效唐朝 制度.14世纪末,高丽大将李成桂自立为王,迁都汉城,改国号为朝鲜.16世纪末,日本丰臣秀吉派军侵略朝鲜, 朝鲜请求中国支援,历经7年中朝军民取得胜利.

  1. 古代非洲文明代表和贡献

①东非文明:

公元前后,埃及衰落后,在今埃塞俄比亚地区兴起了阿克苏姆王国.10-15世纪,东非沿海地区桑给巴尔、蒙巴蔬 和摩加迪沙等一系列国家的兴起.

兴起原因:广泛使用奴隶,经济上以种植瓜果蔬菜的园艺业为主;环印度洋贸易的发展; 伊斯兰教的传人.

② 西非文明:

8—15世纪,先后有加纳,马里、桑海帝国.拥有丰富的黄金资源.控制着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和黄金交易;出 口象牙和奴隶,买进马、布匹和盐.

③南非文明:大津巴布韦巨石建筑群,是南非文明的代表.

(3)古代非洲居民和文明贡献:

班图人是非洲最大的民族,非洲文明的开创者,为黑色人种.培育出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驯养牛,引进绵羊和 山羊等。掌握了冶铁技术 .

  1. 古代美洲印第安文明:

印第安人培植出马铃薯、玉米、番茄、花生、南瓜、红薯和辣椒等.印第安人在中南美洲创造了马雅、阿兹特克和 印加文明.

(1)  玛雅文明

发源于尤卡坦半岛,属于石器文明,历史十分悠久.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城邦);农业种植玉米为主。玛雅人的 城市建筑精美,规模宏大,有众多用于祭杷的金字塔庙宇.制造精美陶器:发明了独特的表意文字——玛雅文字;使 用复杂的历法纪年;采用20进位制,知道0的概念.

(2) 兹特克文

兴起于今墨西哥地区,1521年为西班牙人毁灭.经济基础是农业,发明了“浮动园地”, 扩 大 了耕地面积 . 都城特 诺奇蒂特兰位于特斯科科湖中的岛上,交通方便,全城水渠和道路纵横交错.城内最著名的建筑是太阳金字塔.

(3) 印加帝国

以秘鲁的库斯科为都城建立国家,后被西班牙殖民者灭亡.

印加统治措施:

①最高统治者是国王,世袭继承,拥有行政、立法和军事大权(君主专制的奴隶制国家 ) ;

②全国划分为四大政区,每个政区设立一个长官,贵族充任(中央集权);

③为征税和征兵,编制了详细的人口调查表.

④土地、矿藏、牲畜归国家所有.

⑤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统,用于传递命令和情报,以及调动军队.

⑥将征服地区的部分或全部居民迁移到新地区,以防止他们反抗.

  1. 对古代多元文明认识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文明是平等的,要 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文明是包容的,要积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文明是开放的,闭关自守是愚昧的,实行所谓“同 化政策”,同样是愚蠢的.要坚持文化自信,坚持文化的交流互鉴.

  1. 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①经济根源:西欧各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对金银财富的渴求以及开拓新市场的意愿日益迫切.

②社会根源: 《马可 . 波罗行记》激起到东方和未知海外实现发财梦(寻找金银和贵重商品) ·

③思想根源: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影响, 鼓励冒险精神 .

④直接原因:东西方陆路贸易被奥斯曼土耳其阻断,商路不畅导致商业危机. ( 商 路 危 机 )

⑤精神动力:热衷传播基督教 ( 天 主 教 )

⑥ 政治原因: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支持.

⑦造船技术 、航海技术和地理知识的进步.

钻石免费 永久钻石免费

已有0人支付

网站作品版权归本站所有
学习资料下载大全_k12教育学习资料下载中心 » 中外历史纲要下 高一
中小学全科学习资料下载 立即领取

发表回复

提供更多最优质最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