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文主要内容及思想主题
初中语文部编版课文主要内容及思想主题
七年级上册课文主要内容及思想主题
| 作品/作者 | 文体 | 主要内容 | 思想主题 |
| 春/朱自清 | 散文 | 行文按照“盼春一绘春一颂春”的思路,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思路,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调动人的多种感官活动,细腻描摹春草图(草报春)、春花图(花争春)、春风图(风唱春)、春雨图(雨润春)、迎春图(人迎春),以此展现春天的“新、美、力”,表达作者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 春天的生机活力、对春天和美好事物的热爱 |
| 济南的冬天/老舍 | 散文 | 作者精心布局,开篇通过对比,点明冬天的济南是“宝地”,统领全文;继而描写济南冬天的山,接着描写济南冬天的水;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一句话结束全文。行文多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情景交融,表达作者对济南深厚而热烈的赞美之情。 | 济南冬天的“温晴”、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和赞美、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
| 雨的四季/刘湛秋 | 散文 | 刘湛秋的《雨的四季》在观察、布局、设喻、遣词用句等方面有独到之处。文章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思路,通过描写大自然四季多姿多彩的雨的形象及特点,表达了作者热爱雨、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 四季的雨、热爱雨、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
| 观沧海/曹操 | 四言诗 | 这首诗是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 | 山水诗;正逢得意;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 |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 绝句 | 此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感愤,寄托慰藉,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首句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显出李白对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三、四两句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全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风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虽未追叙与好友昔日相聚的情景和友谊,但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 | 友情;伤感;对好友的思念 |
| 次北固山下/王湾 | 律诗 | 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怀;颔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宏阔大;颈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给人积极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 | 羁旅思乡;自然理趣 |
|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 小令 | 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 游子思乡,凄凉萧瑟;情景相融 |
|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 散文 | 此文叙述了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现了史铁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对母爱的赞美,以及史铁生对“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之情,及对先年对母亲不解的懊悔,令人十分感动。 | 怀念母亲;愧疚与悔恨;感悟生命 |
| 散步/ 莫怀戚 | 散文 | 此文通过一次全家三辈四口人的散步事件,引发了作者的一种“生命的感慨”,抒发了一种交织在母子、父子、祖孙三代之间浓浓的亲情。 | 亲情;互敬互爱;责任;以小见大 |
| 金色花/泰戈尔 | 散文诗 | 《金色花》刻画了一个天真可爱而又稍带顽皮的孩子形象,含蓄而巧妙地表达了孩子热爱妈妈的深厚感情。 | 孩童对母亲的爱;象征 |
| 荷叶·母亲/冰心 | 散文诗 | 这是一篇借景抒情、托荷叶赞母的散文诗。它是一篇爱的美文。作者被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生动场景所感动从而联想到母亲的呵护与关爱,抒发了母亲对子女的爱。 | 少女对母亲的爱;象征 |
| 咏雪/ 《世说新语》 | 文言文 | 始出于东晋谢安与其子侄辈们的一段即兴对话。言简意赅地勾勒了疾风骤雪、纷纷扬扬的下雪天,谢家子女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轻松和谐的画面。 | 赏雪;家庭生活情趣 |
| 陈太丘友期行/《世说新语》 | 文言文 | 记述了陈元方与来客对话时的场景,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同时赞扬了陈元方维护父亲尊严的责任感和无畏精神。 | 方正、守信 |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朝花夕拾》/鲁迅 | 散文 | 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了儿童热爱自然,追求新知识的心理及天真幼稚、自由欢乐的特点。 | 儿时成长过程;怀念童年生活 |
| 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 | 散文 | 叙述了莎莉文老师教“我”识字、认识各种事物的过程。表达了“我”对莎莉文老师由衷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 成长;感激老师;自强不息 |
| 《论语》十二章 | 语录 | 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等方面告诫人们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勤奋好学的精神;要学会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方法;要有诚实守信、重视友情、坚守节操的思想品德和珍惜时间的观念等。 | 修身、为学之道 |
|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 | 散文集 | 主要内容:
追忆旧时生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琐记》《五猖会》 怀念师长故人:《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范爱农》 讽刺和批判丑恶:《狗·猫·鼠》《二十四孝图》《无常》《父亲的病》 主题思想:《朝花夕拾》的十篇文章,以优美的语言,深沉热烈的感情回忆了作者从儿时到辛亥革命时期的生活片段,侧面描绘了当时中国的社会景象。作者在追怀旧事,回忆保姆、父亲、老师和朋友的同时,也对丑恶的社会现象进行了讽刺,爱憎分明,作品中流露出作者对于人生存的基本问题——爱与死的童年体验的回忆和成年以后的深沉思考。 |
|
| 峨眉山月歌/李白 | 绝句 | 此诗作于李白初出四川之时,通过描写月夜舟中所见之景表达依恋家乡山水之情,首句仰望写静态之景。次句俯视写动态之景。第三句写出发和前往的地点。第四句写思念友人之情。全诗连用五个地名,通过山月和江水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 月夜江行;憧憬与喜悦;思念友人 |
|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 绝句 | 此诗抚今思昔,感慨万千,表达了时事凋零丧乱与人生凄凉飘零之感。前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着诗人对开元盛世的眷怀之情,后两句是对安史之乱后国事凋零,颠沛流离的感慨。 | 对时世丧乱和人生漂泊不定的悲伤与感慨 |
|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 绝句 | 此诗以重阳登高为题,表达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深深关切。 | 重阳登高;思乡;渴望和平;关心百姓疾苦 |
|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 绝句 |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从多角度描绘了戍边将士浓烈的乡思和哀愁之情。 | 边塞诗;征人思乡 |
| 纪念白求恩/毛泽东 | 议论文 | 概述了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援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的经历,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 悼念;国际主义精神;叙议结合 |
| 植树的牧羊人/让·乔诺 | 小说 | 通过讲述牧羊人艾丽泽·布菲独自一人在荒芜的高原上默默无闻种树的故事,赞美了他勤劳执着、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的精神品质,并告诉人们,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创造。 | 高原种树;坚持、无私奉献精神 |
| 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 | 小说 | 讲述了“我”小时候爬悬崖遇险,在父亲的帮助下脱险的经历,告诉人们:面对人生中的艰难险阻,要满怀信心,学会分解大困难,克服小困难。 | 父子;心理成长;化整为零 |
| 诫子书/诸葛亮 | 文言文 | 作者通过这封家书劝勉儿子修身治学,指出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做起,要立定志向,惜时勤学,成学广才,报效社会。全文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作者对儿子的殷切期望。 | 家书;修身治学;淡泊宁静 |
| 猫/郑振铎 | 散文 | 通过叙述“我”家三次养猫,最后猫都失踪或死亡的经历,真切地表现了作者复杂的内心情感,并以此告诉人们,仅仅依靠一点可疑的迹象就主观臆断得出结论是错误的,依靠自己的强势和暴力随意惩戒只会伤害无辜。 | 尊重生命;自我反思;悲天悯人 |
| 动物笑谈/康拉德·劳伦兹 | 科普文 | 叙述了作者在做有关水鸭子的实验和饲养大鹦鹉可可时发生的趣事,表现了作者对动物、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尊重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专注忘我的工作精神和极高的专业素养。
|
热爱自然;尊重生命;严谨求实的态度;语言诙谐幽默 |
| 狼/蒲松龄 | 文言文 | 叙述了一个屠户晚归途中遇狼、惧狼、御狼,最后杀狼的故事,揭示了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勇敢、智慧的人所战胜的道理。 | 屠户与狼斗争;人类勇敢机智 |
| 皇帝的新装/安徒生 | 童话 | 叙述了一个思蠢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被两个骗子愚弄而上当的故事。 | 讽刺统治者愚蠢与社会虚伪;赞美诚实无畏的纯真童心 |
| 天上的街市/郭沫若 | 现代诗 | 描绘了美好的天上世界和牛郎织女自由幸福生活的图景。 | 牛郎织女;想象;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象征 |
| 女娲造人/袁珂 | 神话 | 叙述了女娲造人的全过程,反映了远古人类对自身起源的好奇和探索。 | 想象;人类起源 |
|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伊索寓言》 | 寓言 | 讽刺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 讽刺爱慕虚荣者 |
| 蚊子和狮子/《伊索寓言》 | 寓言 | 讽刺了那些取得了一点成绩就得意忘形的人。 | 讽刺骄傲自大者 |
| 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 | 寓言 | 告诫人们不要轻易相信传闻,也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 | 不轻信传闻,要审慎、求真 |
| 杞人忧天/《列子》 | 寓言 | 告诫人们不要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 | 讽刺徒然自扰的人 |
| 名著导读:《西游记》/吴承恩/明 | 小说 | 主要内容: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小说围绕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前往西天取经的主线,写了许多降妖除魔的故事。各路神佛妖魔在天上地下、龙宫冥府、山林湖海,尽情地施展各自神通。全书故事引人入胜,其中的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车迟国斗法、女儿国遇难、真假美猴王、三调芭蕉扇等故事尤为精彩。 人物个性鲜明,令人难忘。
主题思想: 通过孙悟空的大闸大宫以及保护唐增西天取经的故事,通过孙悟空的种种行为和斗争,以幻化的形式曲折反映现实,从而歌颂劳动人民反对强权、反对暴力、蔑视统治阶级的权威。坚决同统治阶级作斗争的反抗精神,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阶级的丑恶本质,表现了劳动人民在斗争中克服困难的坚强信心和征服大自然的伟大气魄。 |
|
| 秋词/刘禹锡 | 绝句 | 诗人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赞颂了秋天的美好,并借黄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 赞秋;被贬谪后的开阔胸襟、高昂精神 |
| 夜雨寄北/李商隐 | 绝句 | 本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身居异乡巴蜀,写给远在长安的妻子的抒情七言绝句。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描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对方的深深思念。后两句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乐,反衬今夜的孤寂。全诗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对妻子的一片深情。 | 羁旅;思归;虚实相生 |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 | 绝句 | 诗人空怀壮志,却不为朝廷所重用,只能“僵卧孤村”把恢复中原的理想寄托到梦境之中,全诗感情深沉悲壮,凝聚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激情。 | 报国之志;忧国忧民;触景生情 |
| 潼关/谭嗣同 | 绝句 | 此诗首句写潼关雄踞山腰,下临黄河,形势十分险要;次句写诗人行经此地,马蹄声声,被秋风吹散,点明时间和旅程;三、四句写黄河浩浩荡荡以及潼关境域内的山峦起伏。 全诗豪迈奔放,读来有冲击力,能让人强烈感受到诗人渴望冲决网罗、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 赞美山川;冲破束缚;傲岸不羁;奔放 |
七年级下册课文主要内容及思想主题
| 作品/作者 | 文体 | 主要内容 | 思想主题 |
| 邓稼先/杨振宁 | 散文 | 概括了邓稼先鲜为人知的一生,赞扬了他在中华传统文化熏陶下的“男儿”本色以及对祖国国防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质。 | 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奉献精神;怀念之情;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
|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臧克家 | 散文 | 记叙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的“说”和“做”的事迹,高度赞扬了他勇于为国家、为民族、为民主献身的革命精神。
|
刻苦治学;革命精神;敬仰和怀念;夹叙夹议 |
| 回忆鲁迅先生
(节选)/萧红 |
散文 | 记叙了鲁迅先生的日常生活琐事,向世人展示了真实化、生活化的鲁迅形象,表达了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 鲁迅的生活琐事;尊敬、爱戴、怀念之情 |
| 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 文言文 | 记叙了孙权劝吕蒙学习和吕蒙经过学习才略有了惊人的进步的故事,阐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巨大作用。 | 学习的重要性;以对话表现人物 |
| 黄河颂/光未然 | 现代诗 | 展示了黄河的形象特征,歌颂了中华民族顽强奋斗的精神和不屈的意志。 | 抗日救亡;勇往直前的决心,爱国之情 |
| 老山界/陆定一 | 散文 | 真实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老山界的经过,表现了红军不怕困难、处险不惊、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奋发昂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 回忆长征;体会红军英勇、顽强、乐观的精神,以及革命必胜的信念 |
| 谁是最可爱的人/魏巍 | 报告文学 | 记叙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在抗美授朝战争中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表现了他们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 抗美援朝;赞颂志愿军战士英勇无畏、坚韧刚毅、淳朴谦逊的品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