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考复习必备重要知识点(全四册)答案
一、七年级上册
- 地图三要素
-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 方向:
- 经纬网地图:纬线指示东西,经线指示南北;北极上空自转呈逆时针,南极上空呈顺时针。
- 指向标地图:箭头指向北方,相反为南方。
- 无指向标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 等高线地形图
- 地形部位:山顶、山脊(等高线凸向低处)、山谷(凸向高处)、鞍部、陡崖(等高线重合)。
- 坡度:等高线密集→坡陡,稀疏→坡缓。
- 河流:山谷易形成河流,从海拔高(数值大)流向低(数值小);陡崖适合攀岩,等高线密集的山谷适合漂流。
- 五种地形
- 平原<200米,地势平坦;山地>500米,坡陡;丘陵200-500米,坡缓;高原>500米,地势平坦、边缘陡峭;盆地中部低、四周高。
- 世界之最:喜马拉雅山脉、刚果盆地、安第斯山脉、亚马孙平原、青藏高原、巴西高原。
- 地球运动
-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1天,产生昼夜交替、时间差异。
- 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1年,产生四季更替、五带划分(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 节气:夏至(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春分/秋分(3月21日/9月23日,直射赤道,昼夜平分)、冬至(12月22日,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
二、七年级下册
- 亚洲
- 地形:中部高、四周低,以高原山地为主,季风气候显著(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气候类型齐全)。
- 河流:长江(亚洲最长)、湄公河(流经国家最多,中国境内称澜沧江)。
- 东南亚
- 位置: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连接印度洋与太平洋。
- 气候:中南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马来群岛为热带雨林气候;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 日本
- 工业:“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便于原料进口和产品出口)。
- 多火山地震: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三、八年级上册
- 中国疆域
- 四至点: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最西帕米尔高原,最北黑龙江省漠河市北端,最南曾母暗沙。
- 省级行政区:34个(23省、5自治区、4直辖市、2特别行政区)。
- 气候
- 冬季南北温差大(受纬度影响),夏季普遍高温(青藏高原最低,因海拔高)。
- 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集中在夏季;干湿区:湿润区(福建属于此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 长江与黄河
-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注入东海,上游水能丰富(“水能宝库”),中下游航运发达(“黄金水道”)。
- 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中游流经黄土高原,下游形成“地上河”,治理关键是治沙(中游水土保持)。
四、八年级下册
- 秦岭-淮河线
- 地理意义:1月0℃等温线、800mm年等降水量线、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 四大地理区域
- 北方地区:以平原为主,耕地为旱地,粮食作物小麦,作物熟制一年一熟至两年三熟。
- 南方地区:以丘陵山地为主,耕地为水田,粮食作物水稻,作物熟制一年两熟至三熟。
-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以畜牧业为主,植被自东向西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 青藏地区:“高寒”为主要特征,农业为河谷农业(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畜种有牦牛、藏绵羊。
- 台湾
- 位置: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北回归线穿过中南部,气候为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经济为“进口-加工-出口”型,美称“东方甜岛”“水果之乡”等。
- 地理中考复习必备重要知识点(全四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