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全册1-12单元22个必考实验大全(背诵+默写)
初三化学一轮复习全册1-12章22个必考实验大全(背诵+默写)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 选择红磷的原因:; ; 。
不选择木炭和硫的原因:
不选择铁丝的原因:
不选择镁条的原因:
- 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烧杯内的水 ,约占 。
- 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将银白色的液体汞加热,得到的氧化汞是色粉末。
- 实验结论:。
- 燃烧的红磷熄灭了,说明剩余的氮气;集气瓶内水面上了一定的高度后不再继续上升,说明氮气 。
- 误差分析: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少于1/5 的原因有哪些:
- 误差分析: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多于1/5 的原因有哪些:
【氧气的化学性质—助燃性】
1.硫燃烧 :空气中:微弱的 色火焰,氧气中:明亮的 色火焰,放出热量,
生成 ;
集气瓶中放少量水的目的:
2.碳燃烧 :空气中:发出 光,氧气中:发出 光,放出热量,
生成 ;
木炭缓慢伸入瓶中的目的:
-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只能红热。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生成 。瓶中放一些水或细沙的目的是: ;
铁丝绕城螺旋状的目的是:
铁丝下端绑一根火柴的目的是: ;
火柴快燃尽再插入瓶内的目的是: 。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1.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时, 要略向 倾斜,
原因是要防止 ;
铁夹应夹在试管的 ;
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防止
发生装置的导管为何不能伸入试管太长,应露出胶塞一点即可,目的是 。
- 2. 因为氧气,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故可用向 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为何导管要靠近底部 。
- 3. 因为氧气 ,且不与水反应,故也可用 法收集氧气;
当 时,说明气体已集满;排水法收集气体的优点是: ;
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伸入集气瓶中的导管为何不宜太长?
4.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为什么刚开始加热产生气泡时,不宜立即收集? ;
看到 才开始收集;实验完毕时先 ,后熄灭酒精灯,
目的是防止 。
- 氧气的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若木条复燃,证明气体为氧气。
- 氧气的验满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收集满。
- 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的实验步骤用七个字概括是
注意:检查气密性之前要先连接仪器。
- 实验过程中和实验结束后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
- 过氧化氢溶液俗称,常温下分解,放出的氧气较少。
- 二氧化锰可以过氧化氢分解的,而本身的 和 都不发生变化,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起 作用。
- 验证二氧化锰质量不变的方法是:
- 验证二氧化锰化学性质不变的方法是:
- 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
| 装置 | 装置优点 | 检查气密性的方法 |
|
这两套发生装置的优点是
不能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原因是:
|
||
【多功能瓶的用法】
1.用装置①收集氧气时,氧气从 进,空气从 排出。
2.用装置②收集氢气时,氢气从 进,空气从 排出。
3.装置③瓶中装满水,收集气体,气体从 进,水从 排出。
4.装置④将贮存在瓶中的氧气排出时,水从 进,气体从 排出。
5.医院里病人吸氧,用装置④ 端连接氧气瓶。
6.用装置⑥干燥气体,气体从 端通入。
【分子的运动实验】
- 现象:烧杯中溶液变红色,烧杯中溶液不变色。
- 结论:分子在不断。
- 该实验说明:具有挥发性;能使 变红色;
- 保持氨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氨气和液氨化学性质是否相同?
【电解水实验】
- 电解水使用的电源是(填“直流电”或“交流电”)
- 试管甲中产生的气体是;检验的方法是:
- 试管乙中产生的气体是;检验的方法是:
- 实验时向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 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由此可以得到结论,水是由和组成的。
- 实验推论:①最终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②水分子由构成
③验证了化学变化中 可分而 不可分。
【水的净化–过滤】
- 该实验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
- 玻璃棒的作用是:
- 操作的注意事项:①滤纸紧贴,防止产生气泡,减慢液体流速。
② 低于漏斗边缘; 低于滤纸边,防止滤液不经滤纸
过滤就流入烧杯。③ 紧靠在玻璃棒上,防止 ;
④玻璃棒 靠在三层滤纸一边,防止 。
⑤漏斗 紧靠 , 加快滤液流下,防止滤液溅出。
- 过滤后,滤液浑浊的原因有:
此时应该 ,直到滤液澄清为止。
5.过滤可分离 的混合物。
【自制简易净水器】(每两种材料间均用纱布隔开)。
- 小卵石和石英砂的作用是 。
- 使用一段时间后,部分物质吸附杂质已达饱和,清洗后可以继续使用的是纱布、
石英砂和 ,需要更换的是 和 。
【水的净化–蒸馏】
1.蒸馏是利用液体的 不同,分离液体混合物。
2.碎瓷片的作用: 。
3.冷凝水 进, 出,以使冷凝管中充满冷水。
4.开始馏出的液体为 ,应当弃去。
5.简易蒸馏装置中长导管的作用是 。
【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 实验1的现象。
气球的作用是 。
锥形瓶底放一些细沙的目的是 。反应后,天平是否平衡 。
- 实验2的现象是,
化学方程式 。反应后,天平是否平衡 。
- 实验3结束后,天平是否平衡?,原因是 。
如何改进装置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
- 实验4:反应前称量镁条和石棉网质量,反应后称量石棉网和燃烧后得到的产物质量:
①如果测得反应后质量比反应前质量大,原因
②如果测得反应后质量比反应前质量小,原因
③如果测得反应后的质量与反应前总质量相等,原因是
- 如果所选化学反应有气体参加或生成,则反应必需在容器中进行。
【CO2的性质实验】
1.向装有高低蜡烛的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
现象:
结论:二氧化碳 (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2.向装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倒入约1/3的水,拧紧瓶盖振荡。
现象:
结论:二氧化碳
- 四朵纸花均为用紫色石蕊染成的石蕊干花
| 实验
内容 |
(Ⅰ)喷稀醋酸 |
(Ⅱ)喷水 |
(Ⅲ)直接放入CO2中 |
(Ⅳ)喷水后放入CO2中 |
(Ⅴ)烘干第四朵花 |
| 现象 | 纸花 | 纸花 | 纸花 | 纸花 | 纸花 |
| 分析 |
结论:二氧化碳与水能发生反应生成 ,化学方程式: 。 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 色。
烘干第四朵花所发生的现象,说明碳酸 化学方程式:
【木炭还原氧化铜】
- 实验现象:固体由色变成色 ,澄清石灰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