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历史问答式复习提纲

中小学全科学习资料下载 立即领取

九下历史问答式复习提纲

九年级历史下册问答式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1.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时间、领导人?

18世纪末19世纪初; 玻利瓦尔和圣马丁(南美的“解放者”)。

2.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胜利的原因?

①具有反侵略的正义性。

②拉美人民协同作战,南北夹击。

③玻利瓦尔、圣马丁的卓越领导。

④西班牙和葡萄牙力量衰落。

3.印度民族大起义时间、著名领导人代表?

1857年,章西女王。

4.印度民族大起义意义有哪些?

①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反映了印度人民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②是19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印度民族大起义败因有?

①反殖民主义的力量不够强大(起义没有席卷全国)。

②起义中心有3个,没有形成统一领导。

③英国的强大。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1.18世纪初,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为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2.彼得一世改革有何影响?

①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②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3.彼得一世改革有什么弊端?

后来农奴制成为俄国发展的障碍。

4.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是?

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质改革。

5.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目的是?在位皇帝是谁?

为摆脱农奴制危机,维护沙皇专制统治。亚历山大二世。

6.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性质是?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7.农奴制改革的积极影响和弊端分别是什么?

(1)积极: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2)弊端:改革不彻底,农奴制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社会发展。

8.俄国改革有哪些启示?

改革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改革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第3课  美国内战

1.美国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南方种植园经济阻碍了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南北方矛盾焦点是什么?

奴隶制的废存。

3.美国内战的导火线是什么?

1860年,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

4.美国内战开始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

1861年,南方军队挑起战争,史称“南北战争”。

5.美国内战的转折点是什么?

1862年,林肯先后颁布《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6.《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有什么重要影响?

这两个法令深得人心,调动了农民和黑人奴隶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加入北方军队作战,扭转了战局。

7.美国内战结束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

1865年,北方军队取得战争胜利。

8.美国内战期间在位总统是谁?其有何杰出贡献?

林肯,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

9.美国内战中,作为国家元首林肯总统的首要目的是什么?

维护国家统一。

10.美国内战的实质/性质是什么?

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11.美国内战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①维护了国家统一,

②废除了奴隶制度,

③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12.美国内战的启示是什么?

①国家统一是国家崛起的保障;

②民族独立是国家崛起的前提。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1.日本明治维新前实行什么样的对外政策?

闭关锁国。

2.世界近代史上率先使用武力敲开日本大门的是哪个国家?

美国,黑船事件。

3.倒幕运动和明治维新的中坚力量有哪些人?

中下级武士。

4.明治维新开始的时间是哪年?

1868年。

5.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幕府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6.明治维新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

7.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①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②经济:殖产兴业,发展近代经济(最能体现改革的资本主义性质)

③社会生活: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影响最深远)、文化和生活方式

④军事: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提倡“武士道”精神。

8.明治维新的性质是什么?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9.明治维新的意义是什么?

①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②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③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富国强兵,逐步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10.明治维新的局限性是什么?

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11.明治维新的历史启示是什么?

①改革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

②改革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采取恰当的措施,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③对外开放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要学习外国先进科技文明成果。

12.与日本明治维新性质不同,时间相近的清朝改革是什么事件?

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13.与日本明治维新性质相同,时间不同的中国资产阶级改革是什么事件?

戊戌变法(1898年进行)。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1.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止的时间是什么?

19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初。

2.第二次工业革命领先的是哪些国家?

美国和德国。

3.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特点是?

①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

②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以美国和德国领先;

③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

4.发电机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5.电力的广泛应用得益于哪些发明?

19世纪60年代发电机。

6.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7.第二次工业革命标志着人类进入什么时代?

电气时代。

8.第二次工业革命广泛应用的新能源有哪些?

电力,石油(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使用煤炭)。

9.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的新交通工具有哪些?

德国卡尔·本茨发明汽车美国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钻石免费 永久钻石免费

已有0人支付

网站作品版权归本站所有
学习资料下载大全_k12教育学习资料下载中心 » 九下历史问答式复习提纲
中小学全科学习资料下载 立即领取

发表回复

提供更多最优质最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