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八上物理知识梳理

中小学全科学习资料下载 立即领取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梳理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一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长度单位

1.长度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2.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图:

解析:换算时用乘法,大单位换小单位时指数是正数,小单位换大单位时指数是负数。m到mm之间是生活中最常用的单位,因此分的比较细,每10倍一个单位,其他两个相邻的单位都是103倍。

3.单位换算的格式:

单位换算格式书写步骤 大单位换小单位举例 小单位换大单位举例
①原式 123km 258nm
②保留数字换单位 =123×103m =258×10-9m
③数的运算,写出最终结果 =1.23×105m =2.58×10-7m
解析:km=×103m;nm=×10-9m

4.常考的物理估测:一页纸的厚度约0.1mm;大拇指宽度约2cm;手掌宽度约10cm;物理课本的宽度约18cm;支铅笔的长度约20cm;物理课本的长度约26cm;一课桌的高度约0.75m;成年人的身高约1.7m;每层楼高约3m;……

二、正确使用刻度尺

1.刻度尺的三要素: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

①量程:测量范围。量程的规范写法:最小测量值到最大测量值,如:0~10cm。

②分度值:最小一格代表的值。

③零刻度线:规范测量从零刻度线开始。若零刻度线磨损,可以以某一刻度线为零点,读数时要注意减去“零点”数字。

 

举例:从“2”刻度线开始测量,到“5”刻度线,读数为5.00cm-2.00cm=3.00cm。其中分度值是0.1cm,要估读。

2.刻度尺的使用步骤

(1)估:测量前先估测目标的大概长度。

2认:认清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

(3)选:按要求选择合适的量程和分度值的刻度尺。

(4)放:刻度尺要正放,并使有刻度的一侧紧贴被测物体。

(5)看: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

(6)读:要注意区分大格及小格的数目,精确的测量需要估读,即在读数时,除准确读出分度值的数字(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估读值)。

7记录时,不但要记录数值,还必须注明测量单位,没有单位的记录是毫无意义的。

举例:如25.38cm中,25.3cm是准确值,0.08cm是估读值,它虽然是估读的,并不准确,但它对我们还是有用的,它表示该物体的长度在25.3cm~25.4cm范围内,且更接近于25.4cm。

3.刻度尺使用的注意事项:

(1)记录时要注意:准确值+估读值=测量值,并且必须标明单位

(2)使用不同分度值的刻度尺进行测量,所达到的精确程度不同

举例:如下图所示,上面的刻度尺能精确到0.1cm,可以读为2.81 cm,其中2.8 cm是精确值,0.01 cm是估读值。下面的刻度尺只能精确到1厘米,可以读为2.8 cm,其中2 cm是精确的,0.8 cm是估读的,就没有上面的刻度尺精确。

(3)测量值从右边数起,第一位是估读位,第二位是分度值所在位

举例:读出一个2.81 cm的数值时,就知道估读值为0.01cm,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也就是1 mm。当读出2.8cm时,就知道估读值为0.8cm,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

 

(4)一般刻度尺的测量都要估读。测量身高一般不估读,估读也可以。

三、时间及单位

1.时间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2.时间单位换算:1h=60min1min=60s;推导:1h=3600s;。

3.常见时间估测:国歌播放时间46s;②心跳:60-100/min;③眨眼约0.3s;④平静时呼吸每分钟约16~20次;⑤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时间大约14s;⑥普通学生跑1000m大约4min;⑦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5min

四、时间的测量工具

时间的测量工具主要有停表、手表、钟表以及古代用的日暑、沙漏等。

五、停表的使用

1.停表表盘:大表盘长的秒针和小表盘短的分针,一般大表盘的分度值是1s或0.1s,量程是0~30s,小表盘的分度值是0.5min,量程0~15min;一般小表盘上有长刻度和短刻度,长刻度是整数,短刻度线代表整数的一半;当秒针转动一圈,小表盘的分针刚好转动一小格。

2.读数:先观察分针过了或者到了那个长刻度线,读出长刻度的读数,记下读数A并写上单位min;然后观察分针是否过了读数时长刻度线后边的短刻度线,没有过时,秒针读小于30的数,过了时,秒针读大于30s的数,记下读数B并写上单位s,跟据题目要求写出最终的读数:A  min  B  s或者换算成(60A+B)s。

举例:如图所示,分针的过了长刻度线“3”,没有过长刻度线“4”,记为3min,并且分针过了长刻度线“3”和长刻度线“4”中间的短刻度线,则秒针读大于30的数,因此秒针读数,记为37.5s。最终写得3min37.5s,换算成秒为217.5s。(注:该小表盘的分度值为0.5s)

六、误差

1.误差:测量值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叫做误差。

2.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1)特点:误差是无法避免的只能减小.

(2)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3)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和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应该避免的.

3.注意事项: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时,要去掉错误数值,再求平均值并且最后结果保留有效数字的位数要与测量值一致

举例:3.75cm、3.80cm、3.81cm、5.63cm求平均值,去掉错误的5.63cm,求出平均值为3.79cm而不是3.787cm。

七、特殊测量方法:(拓展)

1.倍数法:(1)较长距离不方便测量时,如学校到家的距离s=人的步长l×学校到家的步数n。

(2)较小的不便测量时,可以测量多倍,然后除以倍数,得到结果的方法。

举例;测量铜线的直径,可以让铜线绕铅笔20圈,测量出20圈的长度l,则铜线的直径为l/20。

2.化曲为直法:不方便测量的曲线长度,可以用不可伸长的细棉线与曲线重合,标记好始末位置,拉长棉线,测出标记的长度,即为曲线的长度。

3.平移法:如图所示,圆的直径可以通过刻度尺读出来。

 

第二节  运动的描述

一、机械运动

 

钻石免费 永久钻石免费

已有0人支付

网站作品版权归本站所有
学习资料下载大全_k12教育学习资料下载中心 » 【人教】八上物理知识梳理
中小学全科学习资料下载 立即领取

发表回复

提供更多最优质最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