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语文常考人物性格、形象、品质词语“百科全书”(1)
概括语文常考人物性格、形象、品质词语“百科全书”(1)
概括语文常考人物
性格、形象、品质词语“百科全书”
一、父母等长辈形象(60词)
1.内在品质(15词)
舐犊情深:对子女的爱深厚真挚。例:《背影》中父亲不顾年迈,穿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笨拙的动作里满是舐犊情深,体现对儿子的牵挂与疼爱。
勤劳质朴:热爱劳动,生活朴素,不追求奢华。例:《散步》中的母亲,一生操持家务,衣着简单却把家庭照顾得井井有条,勤劳质朴的品质是家庭温暖的基石。
坚韧不拔:面对生活挫折不退缩,意志坚定。例:《骆驼祥子》中祥子的岳父刘四爷(虽性格复杂,但作为长辈),早年靠拉车起家,经历风雨仍守住车厂,体现一定的坚韧不拔。
省吃俭用:节约饮食和开支,珍惜财物。例:《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中,长妈妈收入微薄,却省吃俭用攒钱给“我”买渴求的《山海经》,把最好的留给孩子。
宽厚包容:心胸宽广,对子女的小过错、他人的不足不苛责。例:《秋天的怀念》中,母亲面对双腿瘫痪、脾气暴躁的“我”,从不抱怨,始终用宽厚包容的态度安抚“我”的情绪。
责任担当:主动承担家庭责任,不推诿。例:《父亲的半瓶酒》(初中拓展课文)中,父亲为了供“我”上学,白天种地、晚上打零工,再累也不喊苦,用责任担当撑起家庭。
慈祥温和:态度亲切,性格温和,让人感到温暖。例:《论语》中孔子对待弟子如长辈,虽严格却慈祥温和,弟子犯错时耐心教导,而非严厉斥责。
守信重诺:遵守对子女的承诺,不轻易失信。例:某篇初中记叙文(如《诺言》)中,爷爷答应带孙子去放风筝,即使生病也坚持兑现,用守信重诺教会孩子“承诺的重量”。
乐观豁达:面对生活困境时心态积极,不抱怨。例:《外婆的手纹》(初中课文)中,外婆生活清贫,却总说“日子再难,缝件新衣裳就亮堂了”,用乐观豁达感染家人。
明事理懂分寸:能分清是非,做事不过界,不蛮不讲理。例:《水浒传》中林冲的岳父张教头,面对高衙内的逼迫,既不愿牺牲女儿幸福,也不冲动反抗,明事理懂分寸地周旋。
关爱晚辈:主动关心子女、孙辈的生活与成长。例:《朝花夕拾・五猖会》中,父亲虽让“我”背书扫了兴致,但本质是关爱晚辈,希望“我”多学知识,只是方式刻板。
朴实善良:心地善良,想法单纯,不耍心机。例:《西游记》中唐僧的母亲殷温娇,作为长辈(虽出场少),面对困境仍保持朴实善良,不伤害无辜。
有耐心:对子女的学习、成长过程不急躁,愿意等待。例:《我的早年生活》(丘吉尔,初中课文)中,丘吉尔的母亲面对他成绩不佳的情况,没有责骂,而是有耐心地引导他发现兴趣。
无私奉献:为家庭、子女付出时不计较个人得失。例:《荷叶・母亲》中,母亲如荷叶般庇护“我”,雨天为“我”撑伞,自己淋湿也不在意,体现无私奉献的母爱。
节俭持家:节约家庭开支,合理安排家用,不浪费。例:《红楼梦》中贾母(虽身处豪门,但作为长辈),教育晚辈“惜福”,反对铺张浪费,用节俭持家的理念管理贾府(前期)。
2.性格特征(15词)
温和友善:脾气好,待人亲切,不轻易发火。例:《散步》中的父亲,和母亲商量走哪条路时,始终温和友善,不强迫家人,体现家庭中的平和氛围。
沉稳冷静:遇到家庭问题时不慌乱,能理性解决。例:《背影》中父亲得知儿子要北上,没有慌慌张张,而是沉稳冷静地安排好车票、行李,还亲自送站。
开朗健谈:性格外向,喜欢和子女、邻里聊天,分享生活。例:《外婆的道歉信》(初中推荐读物)中,外婆虽年迈却开朗健谈,总给孙女讲有趣的故事,让家庭充满笑声。
内敛含蓄:不擅长直白表达情感,爱藏在行动里。例:《背影》中的父亲,从不说“我爱你”,却用买橘子、写信等行动表达关心,性格内敛含蓄。
固执己见:坚持自己的想法,不愿听子女的建议(多为善意的固执)。例:《秋天的怀念》中,母亲坚持带“我”去看菊花,即使“我”拒绝也不放弃,看似固执己见,实则是想让“我”走出阴霾。
细心周到:能注意到子女的细微需求,考虑问题全面。例:《阿长与<山海经>》中,长妈妈注意到“我”对《山海经》的渴望,即使自己不识字,也特意去买,做事细心周到。
乐观积极:心态好,总能从困境中找到希望,感染家人。例:《爷爷一定有办法》(初中课外读物)中,爷爷面对孙子衣服变小的问题,从不发愁,乐观积极地把旧衣服改成马甲、围巾,传递“办法总比困难多”的信念。
沉默寡言:不爱说话,但会用行动表达关心。例:《父亲的眼神》(初中课文)中,父亲平时沉默寡言,却在“我”放弃上学时,用严厉又充满期待的眼神说服“我”,行动比语言更有力量。
随和亲切:不摆长辈架子,和子女相处像朋友。例:《论语》中孔子与弟子相处随和亲切,弟子们可以随时提问,甚至反驳他,没有明显的尊卑隔阂。
坚韧乐观:既坚强又积极,面对苦难不低头也不抱怨。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的母亲,丈夫早逝、儿子经历磨难,她却始终坚韧乐观,靠洗衣做饭支撑家庭,是保尔的精神后盾。
严谨认真:对待家庭事务、子女教育态度严肃,不马虎。例:《孙权劝学》中,孙权作为兄长(长辈角色),劝吕蒙学习时严谨认真,明确指出“学”的重要性,不是随口一提。
温柔体贴:待人温柔,能体谅子女的难处。例:《荷叶・母亲》中,母亲察觉到“我”的烦闷,默默陪在身边,雨天把伞倾向“我”,温柔体贴的举动化解“我”的情绪。
倔强坚韧:性格有点倔强,但这份倔强是面对困难的坚持。例:《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母亲(虽未直接出场,但通过祥子回忆),早年独自抚养祥子,再苦再累也不向人求助,性格倔强坚韧。
豁达开朗:不计较小事,对生活中的不完美能坦然接受。例:《外婆的手纹》中,外婆缝衣服时偶尔出错,从不懊恼,反而笑着说“有点瑕疵才像生活”,豁达开朗的性格让人温暖。
耐心细致:对子女的学习、生活细节有耐心,不敷衍。例:《我的老师》(魏巍,初中课文)中,蔡芸芝先生虽不是家人,但像长辈般耐心细致地辅导“我”写字,纠正“我”的错误。
3.外在形象(15词)
饱经沧桑:脸上有岁月的痕迹(皱纹、白发),体现经历丰富。例:《背影》中的父亲,“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黑布衣物和蹒跚的步态,尽显饱经沧桑的老态。
精神矍铄:虽然年老,但身体硬朗、精神饱满。例:《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北伐时虽已年迈,但每次上朝都精神矍铄,目光坚定,看不出疲态,体现长辈的活力。
朴素整洁:衣着简单但干净整齐,不邋遢。例:《散步》中的母亲,穿的是家常的布衣服,却洗得发白也没有污渍,朴素整洁的外表透着生活的认真。
面容慈祥:脸部表情温和亲切,让人觉得亲切。例:《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中,长妈妈的面容虽不漂亮,但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面容慈祥,让“我”感到安心。
身形佝偻:因常年劳作或年迈,背部弯曲。例:《父亲的半瓶酒》中,父亲因常年种地、扛重物,身形逐渐佝偻,但仍坚持为家庭奔波,佝偻的背影里满是辛劳。
眼神温和:目光柔和,没有严厉感,传递温暖。例:《秋天的怀念》中,母亲看“我”时,眼神温和得像水,即使“我”发脾气,眼神里也只有心疼,没有责怪。
衣着朴素:穿的衣服不华丽、不昂贵,符合日常需求。例:《荷叶・母亲》中,母亲穿的是平时做家务的旧衣服,衣着朴素却干净,体现长辈的节俭。
步履蹒跚:走路缓慢、不稳,多因年迈或劳累。例:《背影》中父亲爬月台时,“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步履蹒跚的动作让“我”瞬间理解父亲的衰老。
面容憔悴:脸色不好,显得疲惫,多因操心家庭。例:《秋天的怀念》中,母亲因照顾瘫痪的“我”和生病的自己,面容憔悴,眼窝深陷,却从不在“我”面前表露。
头发花白:头发部分或全部变白,体现年老。例:《散步》中的爷爷(若有角色),头发花白却仍坚持陪家人散步,花白的头发是岁月的见证,也是亲情的象征。
双手粗糙:手掌因劳作变得粗糙,有老茧。例:《阿长与<山海经>》中,长妈妈的双手因常年做家务、缝衣服变得粗糙,却用这双粗糙的手为“我”买来了心爱的书。
神态温和:面部表情平和,不急躁、不严厉。例:《论语》中孔子给弟子讲课的场景,神态温和,即使弟子不懂,也会耐心讲解,没有不耐烦的样子。
身形消瘦:身体单薄、瘦弱,多因劳累或生活清贫。例:《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母亲,常年劳作且饮食简单,身形消瘦,却用瘦弱的身体撑起一个家。
衣着整洁:衣服虽不名贵,但整理得整齐,没有褶皱。例:《父亲的眼神》中,父亲即使平时干农活,去学校看“我”时也会把衣服整理干净,衣着整洁是对子女的重视。
面容和蔼:脸色温和,态度亲切,让人愿意亲近。例:《我的早年生活》中,丘吉尔的祖母(若有提及),面容和蔼,每次见到丘吉尔都笑着打招呼,让他感受到长辈的关爱。
4.行为风格(15词)
事无巨细:无论大事小事,都亲自过问、安排,不遗漏。例:《背影》中父亲送“我”去车站,从收拾行李、买票,到叮嘱“我”路上小心,事无巨细,生怕有照顾不到的地方。
脚踏实地:做事踏实,不浮躁,一步一个脚印为家庭付出。例:《散步》中的父亲,一辈子靠双手工作,不投机取巧,脚踏实地地赚钱养家,给家人安稳的生活。
默默付出:不声张自己的付出,悄悄为家庭、子女做事。例:《荷叶・母亲》中,母亲在“我”不知道的时候,已经把“我”的衣服洗好、晾干,默默付出从不邀功。
雷厉风行:面对家庭紧急情况时,做事果断、不拖延。例:《西游记》中唐僧的父亲陈光蕊(长辈角色),得知妻子被掳走,雷厉风行地联系官府,立刻展开营救,不耽误时间。
循序渐进:教育子女时不急于求成,按步骤引导。例:《孙权劝学》中,孙权劝吕蒙学习时,没有要求他立刻读很多书,而是让他“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循序渐进地培养学习习惯。
亲力亲为:不依赖他人,家庭事务、子女的事都自己做。例:《阿长与<山海经>》中,长妈妈照顾“我”的饮食起居,从不麻烦别人,亲力亲为地做好每一件事。
细致入微:做事非常细致,能注意到微小的细节。例:《秋天的怀念》中,母亲知道“我”不喜欢听“跑”“踩”这类词,说话时会刻意避开,细致入微的照顾体现对“我”的了解。
有条不紊:做事有顺序、有条理,不混乱。例:《父亲的半瓶酒》中,父亲每次出门打工前,都会把家里的事安排好:给“我”留好生活费、叮嘱邻居帮忙照看,有条不紊的安排让家人放心。
任劳任怨:做再多事、受再多累也不抱怨,甘心付出。例:《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母亲,一辈子做家务、照顾孩子,即使丈夫去世后也独自扛着,任劳任怨从不喊苦。
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做榜样,教育子女。例:《论语》中孔子“其身正,不令而行”,自己遵守礼仪、勤奋学习,以身作则地教会弟子“仁”与“礼”的重要性。
小心翼翼:做事谨慎,生怕出错或伤害到子女。例:《背影》中父亲把橘子递给“我”时,小心翼翼地怕橘子掉了,也怕碰到“我”,动作里满是谨慎。
踏实肯干:愿意吃苦,做事认真,不偷懒。例:《散步》中的爷爷,年轻时靠种地养活一家人,踏实肯干的态度影响了下一代,让家人都懂得“勤劳才有收获”。
周到细致:考虑问题全面,做事让家人满意。例:《外婆的道歉信》中,外婆给孙女准备生日时,会提前问清她喜欢的蛋糕样式、邀请的朋友,周到细致的准备让孙女开心。
不慌不忙:做事从容,不急躁,即使忙也有条不紊。例:《荷叶・母亲》中,母亲下雨天接“我”放学,虽然雨大,但她不慌不忙地把伞撑好,再拉着“我”走,不让“我”慌乱。
尽心尽力:为家庭、子女付出全部努力,不保留。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的母亲,为了让保尔有书读,尽心尽力地攒钱,甚至去别人家帮工,只为给儿子凑学费。
二、儿女等晚辈形象(60词)
1.内在品质(15词)
天真烂漫:性格单纯,充满童真,没有复杂的心思。例:《社戏》中,一群孩子为了看社戏,偷偷划船去赵庄,路上嬉笑打闹,天真烂漫的样子让人想起童年的快乐。
懂事孝顺:理解长辈的辛苦,主动关心、照顾长辈。例:《秋天的怀念》中,“我”后来明白母亲的良苦用心,主动陪母亲去看菊花,用懂事孝顺的行为弥补之前的任性。
知错能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愿意改正。例:《最后一课》中,小弗朗士一开始贪玩、不爱学法语,得知这是最后一课时,后悔自己之前的不用功,知错能改地认真听课。
善良纯真:心地善良,想法简单,不伤害他人。例:《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童年鲁迅在百草园和蟋蟀、覆盆子为伴,不欺负小动物,善良纯真的本性尽显。
勇敢坚强:面对困难、恐惧时不退缩,能坚持下去。例:《西游记》中,红孩儿虽前期调皮,但后期被观音收服后,面对取经路上的妖怪,逐渐变得勇敢坚强,不再轻易害怕。
有上进心:不甘于落后,主动努力提升自己。例:《孙权劝学》中,吕蒙听从孙权的建议后,开始发奋读书,“非复吴下阿蒙”,用有上进心的态度实现自我成长。
感恩图报:记住长辈的恩情,用行动回报。例:《阿长与<山海经>》中,成年鲁迅回忆长妈妈时,感激她为自己买《山海经》,用文字记录这份恩情,体现感恩图报。
诚实守信:遵守和长辈的约定,不撒谎、不失信。例:《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元方虽年幼,但坚持“期日中,过中不至,则是无信”,指责父亲朋友的失信,自己则坚守诚实守信的原则。
乐观开朗:心态积极,能给长辈、同伴带来快乐。例:《社戏》中的双喜,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能笑着应对,比如偷豆被发现时,他机智化解,乐观开朗的性格带动了整个团队。
有同情心:能体谅他人的困难,愿意帮助弱小。例:《骆驼祥子》中,小福子(晚辈角色)看到祥子受伤,主动帮他包扎,有同情心的行为让祥子感受到一丝温暖。
坚韧不拔:面对挫折不放弃,努力克服困难。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年少时面对神父的刁难、生活的贫困,没有放弃读书和反抗,坚韧不拔的品质为他后来的革命道路奠定基础。
体贴入微:能注意到长辈的细微需求,主动关心。例:《荷叶・母亲》中,“我”看到母亲为自己撑伞淋湿了肩膀,主动把伞往母亲那边推,体贴入微的举动让母亲感动。
纯真无邪:思想单纯,没有坏心眼,言行真诚。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童年鲁迅对百草园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和小伙伴分享零食、一起玩耍,纯真无邪的样子是童年的缩影。
有责任感: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不推卸。例:《最后一课》中,小弗朗士在最后一课时,意识到自己作为法国人有学习母语的责任,认真听课、记笔记,体现有责任感的转变。
善良懂事:既心地善良,又能理解长辈的苦心。例:《散步》中,年幼的儿子看到爷爷和奶奶走得慢,主动说“我走小路,奶奶走大路”,善良懂事的话语化解了家庭的小矛盾。
2.性格特征(15词)
活泼好动:性格外向,喜欢活动,精力充沛。例:《社戏》中,孩子们看完社戏后,在船上煮豆吃、唱歌,活泼好动的样子让夜晚的河面充满生机。
叛逆任性:不服长辈管教,按自己的想法做事,容易发脾气。例:《秋天的怀念》中,“我”双腿瘫痪后,脾气变得叛逆任性,母亲让“我”出去散心,“我”却大喊“我可活什么劲”,不顾母亲的感受。
内向腼腆: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容易害羞。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童年鲁迅在三味书屋里,面对先生的提问时会紧张得脸红,内向腼腆的性格和百草园里的活泼形成对比。
机智勇敢:头脑灵活,遇到问题能想出办法,且不害怕。例:《社戏》中的双喜,当大人担心去赵庄太远时,他说“我写包票!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机智勇敢地说服大人,让大家能去看社戏。
乐观积极:心态好,即使遇到不开心的事也能快速调整。例:《西游记》中,猪八戒虽偶尔偷懒,但作为晚辈(相对于唐僧、悟空),遇到妖怪时虽害怕,却总能乐观积极地面对,不轻易放弃。
倔强固执: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轻易听长辈的建议。例:《孙权劝学》中,吕蒙一开始倔强固执地说“军中多务”,不愿学习,直到孙权严肃劝说后才改变想法。
开朗外向:喜欢和人交流,容易和同伴打成一片。例:《最后一课》中,小弗朗士平时和小伙伴一起逃课、玩耍,开朗外向的性格让他有很多朋友,也让他后来的转变更让人印象深刻。
胆小怯懦:胆子小,面对困难、陌生人时容易害怕。例:《朝花夕拾・五猖会》中,童年鲁迅面对父亲让他背书的要求,胆小怯懦地不敢反抗,只能硬着头皮背,体现孩子的无助。
懂事体贴:能理解长辈的辛苦,主动照顾长辈。例:《散步》中,儿子看到奶奶走累了,主动牵起奶奶的手,懂事体贴的行为让长辈感到欣慰。
顽皮淘气:喜欢捉弄人、搞小恶作剧,充满孩子气。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童年鲁迅和小伙伴在百草园里拔何首乌、扔砖头,顽皮淘气的举动是童年的常态。
沉稳内敛:性格不张扬,情绪不外露,做事冷静。例:《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元方面对父亲朋友的指责,没有哭闹,而是沉稳内敛地反驳“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条理清晰。
积极向上:对生活、学习充满热情,愿意努力。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年少时虽然生活艰苦,但对未来充满希望,积极向上地学习知识,渴望改变命运。
任性冲动:容易被情绪左右,做事不考虑后果。例:《水浒传》中,史进(晚辈角色,相对于王进)年少时任性冲动,因不满猎户的话就动手打人,后来在王进的教导下才逐渐成熟。
善良温和:脾气好,心地善良,不轻易和人发生矛盾。例:《社戏》中的阿发,看到大家偷豆,主动说“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善良温和的性格让人觉得亲切。
好奇好学: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愿意学习新知识。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童年鲁迅对百草园的植物、昆虫都充满好奇,经常去观察;在三味书屋也会偷偷看课外书,好奇好学的性格推动他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