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诗歌鉴赏万能答题模板
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模板
一.边塞征战诗
标志
标题中有“行、军、征、塞、戍
常用技法
1.修辞:夸张、对比、互文、用典
2.人物形象:侧面烘托、动作肖像描写、细节描写
3.意境营造方面:常用景物烘托、虚实结合
表达情感
1.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
2.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3.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
4.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两地情愁。
5.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
6.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的喜悦。
7.揭露战争残酷性,表现对战争的厌恶,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二.羁旅思乡诗
标志:客舍、登高、望月、忆、寄、行、思及元宵、中秋、重阳、除夕)
常见意象:月亮、秋风、秋霜、杜鹃、孤雁、浮云、沙鸥、西楼、高楼、危楼等
常用技法
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2.乐景衬哀情
3.因梦寄情,虚实结合
4.侧面落笔:诗人在表现怀远、思归之情时,不是直接抒发思念之情,而是从对方着笔,想象着对方思念自己之深,借以烘托诗人的苦恨离情。
表达情感
1.抒发漂泊无定的孤苦
2.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3.表达人生感叹、流露年华易逝的苦闷,或抒发独居他乡、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与幽怨愤慨之情。
三.送别怀人诗
常用技法
1.寓情于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2.烘托: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别绪,而是通过写眼中物有伤离之意来烘托人的伤离之深。
3.以乐景写哀情(反衬)
4.想象。送别诗常借助想象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
表达情感
1.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
2.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
3.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
4.借送友人表明自己的心态。
5.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四.山水田园诗
常用技法:比喻、拟人、夸张、对比
写景表现手法
1.白描和工笔;
2.观察角度俯仰的变化与远近高低的顺序;
3.光、影、色彩的渲染,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运用;
4.虚实结合(眼前之景与想象之景);
5.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
常用抒情方法
1.借景抒情,融情入景;
2.乐景写哀情(反衬)
表达什么情感
1.寄情山水,赞美山河,热爱自然。
2.借凄风苦雨,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及厌倦官场的超脱之情。
3.憎恶黑暗,寄托恬淡静雅的隐逸之乐。
4.以恬淡之心抒写山水清幽,表达闲适淡泊,悠然自得之情。
5.对现实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
6.厌弃官场,坚决回归自然田园的决心。
五.爱情闺怨诗
常用方法
- 比兴(托物起兴)。先从自然之物写起,然后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引出所要表达的情感。对物的描写起烘托感情、渲染气氛的作用。
2.衬托。寒月孤灯、冷衾泪枕、月落星稀、凄风苦雨、漏声雁影等凄凉之景往往衬托主人公的孤寂与幽怨,青青杨柳、斜燕双飞、春风浩荡等充满活力生机之景更能反衬闺中思妇的悲伤与幽怨。
3.先扬后抑
表达情感
1.表现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
2.孤苦幽寂的命运之悲。此类情感主要体现在宫苑诗中。
3.思妇空闺,思念亲人,盼夫早归、渴望团聚的哀伤之情
4.情梦难圆的遗憾与怅惘之情。
5.阴阳两隔的悼亡之痛。
(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六.咏史怀古诗
常用技法
1.借景抒情
2.对比手法:描写眼前衰败、荒凉的景象,与历史上的繁华兴盛形成鲜明的对比。
3.化用典故,借典故寄托自己的感伤或对国事的讽喻。
4.衬托,诗人往往临古迹而抒怀,以悲景衬悲情。
表达情感
1.针对历史人物或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看法。
2.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惋惜;类比古人,寄托伤感或哀思。
3.借论古之得失,托古讽今,忧国忧民。
4.怀古叹今,叹个人命运的坎坷。
5.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报国无门。
6.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
(借昭君的身世遭遇和怨恨来寄托诗人虽济世之治甚高,但终其身也未得重用、一展抱负的怨恨。)
七.咏物言志诗
- 常用技法
1.从具体描写的手法看,主要是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
2.从修辞的手法看,主要是比喻、象征、拟人和对比。
3.从抒情方式看,主要是托物言志。
- 表达情感
1.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
2.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
3.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愤世嫉俗,或针砭时,或冷嘲热讽
(词人借不与群芳争春,虽然粉身碎骨而芳香如故的梅花来表达自己虽遭受不幸,前途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以及虽粉身碎骨而矢志不渝的斗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