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答题模板12页高考历史
一、历史背景、原因、条件、目的等
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如:鸦片战争背景:
(一)国内:
1、经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
2、政治:①腐败:官场+军队+财政 ;②阶级矛盾。
3、思想:愚昧自大。
(二)国际:
1、经济:工业革命→市场原料。
2、政治:资本主义扩张。
2、历史条件=(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
- 国内:
①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相对落后、生活贫困。
②政治:沙皇****、无产阶级壮大、革命政党成熟、力量对比变化等。
③思想:列宁主义指导。
(二)国际:帝国主义忙于一战等。
3、历史原因
(一) 从广度上分析: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属于自我意识方面的原因,即人为的原因;
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它是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原因。
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如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广度分析:
内因:
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统一的市场等。
②政治:美利坚民族形成、资产阶级、种植园主阶级形成等。
③文化:统一的文化、民族意识觉醒等。
外因:①英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
②启蒙思想的影响等。
(二)从原因深度分析: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1)根本原因: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阶级本质、历史发展的主要原因等角度去探讨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
(2)主要原因:对历史事物的产生起主导性、决定作用的因素。
(3)直接原因:事件发生的导火线。
4、矛盾分析: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
(3)阶级矛盾 (4)阶级内部矛盾、
(5)民族矛盾 (6)宗教矛盾、
(7)不同利益集团矛盾……
如尼德兰革命爆发的原因:
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旧制度矛盾。
②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矛盾。
③尼德兰人民与西班牙统治者的民族矛盾。
④加尔文教与天主教矛盾等等。
5、目的、动机:→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动机: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或问题
⑵主要目的:实现某一方面目标,求得稳定和发展等
⑶根本目的:建立或巩固统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根本利益)
如王安石变法:
直接动机是解决面临的社会危机;
主要目的是增加财政收,缓和阶级矛盾,实现富国强兵等;
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
二、特点与特征、性质与实质
1、特点与特征:
问一个历史事件或一次革命运动的特点,把同类事不同或革命运动进行比较、鉴别,从而找出它与众不同的地方。
例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
其一是在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联盟掌握革命的领导权(这是美法等国资产阶级革命所没有的);
其二是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这也是美法等国资产阶级革命所没有的)。
再如:黄巢起义的特点就是流动作战,没有建立稳固的根据地。
2、性质、实质:
战争的性质:着重谈这次战争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是侵略性的,还是反侵略性的等等。
革命的性质:就必须以当时的社会形态为出发点,看它革命的动力是以哪个阶段为主体,在其斗争纲领中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为哪个阶级谋利益,代表哪个阶级说话等等,最终要确定它的阶级属性和社会属性。
3、特点与特征、性质与实质
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
事物的本质是隐蔽的,是通过现象来表现的,不能用简单的直观去认识,必须透过现象来掌握本质。